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介绍 >> 改革开放看嘉兴丨标本兼治打造一座会呼吸的
-12-:1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沈烨婷沈志成
水在城中走,人逐水而居。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嘉兴拥有大小河流1.3万多条,水域面积率达到7.9%,可却是一座“缺水之城”。
水乡为何喊渴?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水流速度极小,导致河流净水能力较差,受上游和自身双重污染的影响,水质变差,“水乡无水喝”成了嘉兴市民的心头之痛。
治水,迫在眉睫。嘉兴抓住机遇给自己争取了一副“良药”——年4月,嘉兴从30多个申报城市中胜出,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16个试点城市之一。
年以来,嘉兴以此为契机,紧扣“净”字做文章,走出了一条适合江南平原河网水乡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之路,理念逐步生根发芽,成效水到渠成。
谋定后动。在完成编制《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嘉兴还编制了《嘉兴市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建立中心城区在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方位改善和修复城市环境,目标是到年中心城区建成区25%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年比例达到80%。
源头治理,因材施策。嘉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占地约18.44平方公里,涉及住宅小区改造、公共建筑改造、公园绿地改造、市政道路改造、河道水系疏通、排水管网普查和修复等10大类共个建设项目,目前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
一下雨就内涝,这是许多城市正在面临的“城市病”。“海绵”治水,更要治“城市病”。南湖大道是嘉兴入城的主干道。由于运行年限长,人行道普遍失修,暴雨时十字路口积水严重,雨水排放口还将道路径流污染物直接冲进海盐塘河道,污染了河道水质。
为此,年10月,嘉兴市南湖大道海绵城市建设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进行了土壤增渗改良,将南湖大道传统的雨水口、雨水井进行改造,修建植草沟,增强错峰与延时功能。同时,结合行道铺装改造和绿化改造提升,增加园路、广场、坐凳等设施。目前,南湖大道已转变为疏密有致的林荫游憩空间。
经过三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嘉兴已解决试点区域内10处内涝积水点问题,在年汛期内无明显内涝。
社会参与,一举多赢。嘉兴竞争性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按效付费的绩效考核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选定了长水塘及长盐塘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城东再生水厂、望吴门广场等3个总投资约16.39亿元的项目作为PPP项目。这既能缓解资金筹集难,又能发挥社会资本的创造性,一举多赢。
市民获得感随之而来。“以前下完雨,干脆不出门,就算穿着靴子也会甩上一腿的泥。而现在都不湿鞋。”市民仇莲英家住府南花园二期,对于小区积水问题感受颇深。嘉兴将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累计改造建筑小区75个,改造总面积万平方米,实现受益户数约2.5万户,在解决小区雨污分流和积水问题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小区基础设施、景观档次和整体品质,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水环境也越来越好。3年来,嘉兴水体水质明显提升,江南水乡风貌得以重塑。试点区内无黑臭水体,建成区内10条主要河道无黑臭现象。试点前后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年至年试点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Ⅲ类水体从13%提升至43%,Ⅴ类及以下水体从39%下降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