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pds系统海绵城市渗排水系统

发布时间:2024/8/3 12:13:25   

pds防护虹吸渗排水收集系统定义

pds系统即防护虹吸渗排水收集系统(含入渗排水子系统与雨水回用子系统)。

pds系统原理图:

Pds系统排水原理:

土壤渗入水不断通过高分子防护排(蓄)水异型片流至虹吸排水槽。在虹吸排水槽上安装透气管,虹吸排水槽内的水在空隙、重力和气压作用下很快汇集到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变径的方式使虹吸直管形成满流从而形成虹吸,虹吸排水槽内的水不断被吸入观察井。经观察井排入雨水收集系统内,待晴天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时再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这样就从以往的被动排水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式排水,从而真正实现了零坡度、有组织排水。

pds系统剖面图:

该系统能够将高分子防护排(蓄)水异型片上多余的渗透水有组织的通过虹吸排水槽排至观察井并对观察井内的收集水进行二次循环利用,简称为:车库顶板零坡度、有组织排水收集系统。

尤其适用于海绵城市渗排水系统的建设,起:渗、滞、蓄、净、用、排的作用。

pds系统技术产品荣誉

沪望牌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已被入选成为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产品,及部分省份的图集标准收录如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第一批)”、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十三五”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目录、深圳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与产品推广目录、《广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江西省《海绵城市LID设施工程构造》、华北标(19BJ1-1)等。

海绵城市建设政策简介

海绵城市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协调规划、排水、风景园林、道路、建筑、水文等专业,建设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绿地以及排水和调蓄等相关基础设施,统筹实施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海绵城市雨水排放要求(第一个为传统,第二个为海绵城市背景)

年4月,武汉正式成为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并连续3年获得每年5亿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未来三年。与此同时武汉将投入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工作以“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市推进”的方式开展工作,即采用“2+N”的模式。武汉将在年初步建成海绵城市,城区内涝防治达到百年一遇标准。

年8月武汉市水务局联合规划局,城建委、园林局共同编制《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划分青山、四新两个试点片区。年5月市水务局联合规划局,城建委、园林局共同编制《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试行)》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编制《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年)》。年5月海绵城市工作小组印发《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及验收规定(试行)》通知、印发《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年6月市规划局发布《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海绵城市部分)测量技术规定(试行)》通知。年11月市城建局发布《关于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环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参照《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中“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评价内容要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年6月市城建局发布《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参建各方海绵城市建设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