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前景 >> 视频打造海绵城市,擦亮养生平凉名片
年6月2日,随着“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平凉正式成为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也是本年度甘肃省唯一入选城市。
众所周知,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典型的缺水城市。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道、明渠等“灰色”设施来排水,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理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遇到中小降雨时,能够就地就近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随着平凉海绵城市建设拉开序幕,平凉市人民政府庄严承诺:力争通过3年集中建设,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思路,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统筹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和堤岸防洪达标建设,从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四个层级系统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消除城市内涝风险区,提升雨水资源利用水平,实现流域生态大幅改善、城市韧性显著提升、用水结构更加优化、海绵社区全域覆盖、智慧管控全面构建的建设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区两级立足高起点初步谋划9大类个项目,估算总投资.31亿元,海绵化工程投资42.52亿元。目前,较为典型的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活力公园建设项目等,因地制宜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涉及老城区的“三街”“九巷”12条道路,建成后将彻底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区域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活力公园等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通过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放眼未来,平凉将从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层面,多渠道筹资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至示范期末,实现流域生态大幅改善、城市韧性显著提升、用水结构更加优化、海绵社区全域覆盖、智慧管控全面构建的建设目标。届时,55%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把平凉打造成山青水绿、岸线灵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之城、康养之城、幸福之城,塑造“泾水流深”城市名片,全面助力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建设。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