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前景 >> 去菜场挑带鱼认准这5点,不管什么方式捕捉
土著算不上专家,只是接触久了再加上家人朋友的口口相传略懂而已。因此有些文章土著也不敢乱写,但是我看到有些自媒体没节操,一些大学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在教你们挑鱼,烧鱼,想想这个画面也有点风中凌乱。
钓带就是样子货
上次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里指出有钩的带鱼才是好吃的带鱼,土著也只能呵呵了。有钩的带鱼只能表示那是从海里钓上来而已,也许意味那是一条新鲜的带鱼。但也恰恰因为带鱼有钩暴露了,这条带鱼只能是样子货。了解下什么叫做样子货?
样子货就是样子好看,实际上吃吃或者用用一般的东西。钓的带鱼简称钓带就是如此,钓上来的带鱼一般都银光闪闪如同银子一般,外面那层银色物质会保存的很完整,钓带也很少有破肚现象。所以单论品相,钓带在带鱼里属于排第一的。但是钓带鱼这种方式,目前钓到的都是浅层带鱼,也就意味着这钓带口感一般不厚。
拖网抓的带鱼是海洋上层鱼类而且不一定是近海带鱼
捕鱼的方式无非就是钓或者网,而用网抓鱼最常见也最能让人理解的就是拖网,利用船的动力将网拖动。但是拖网和钓的方式,几乎都只能抓到海绵表层的鱼类,而且由于因为近海鱼类资源减少,不少拖网船只能开到外洋作业,因此拖网抓来的带鱼不一定是近海带鱼。
雷达网抓的是近海深处的带鱼
“来买,快来买,正宗雷达网带鱼。”冬日里来舟山旅游的应该很多都听到过有些摊贩在用喇叭这样叫喊。有些人总认为雷达网带鱼是用雷达探测鱼群抓到的带鱼,其实不是,雷达网带鱼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作业方式。雷达网带鱼是目前捕捉优质带鱼的最好方式,雷达网带鱼其实是一种捕鱼的作业方式,雷达网是一种帆涨网,呈锥形利用潮汐水流使网张开,上下两端固定。但是渔网会根据海水潮汐流动而跟着旋转,从而这种捕捉方式本地人叫雷达网,而通过这种方式抓到带鱼全部叫做雷达网。雷达网一般置于海底深处,因此抓到的鱼类也是海底深处的鱼类。土著做了一幅画,纯属灵魂画风,将就着看。
很多人都知道,带鱼有黑鳞和白鳞之分,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分类。带鱼表面有一层银色的油脂物质。但是外洋的带鱼体质好一些,它的油脂就不容易脱落,颜色看过去有点白中带黑,就叫黑鳞。而通过雷达网捕捉到的带鱼,它是近海带鱼,那层银色物质很容易被刮走,就叫白鳞。而雷达网带鱼呢,很多连那层白色也没有,那是因为雷达网不会马上收网,雷达网是根据潮汐来收网的,所以带鱼并不会进网就死去,它们会在网里钻来钻去。随着带鱼和其他鱼类的密度越来越大,带鱼越活跃,它的鱼鳞就被刮蹭的越厉害,等收网的时候再去看这条带鱼,就会发现原来它白色的鱼鳞几乎都蹭没了,这也成为了雷达网带鱼的一个小特色。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好带鱼的都是好方式
雷达网带鱼虽然好吃,但那也只是一种捕鱼方式而已,不必要过分去纠结带鱼的捕获方式,毕竟鱼可是会游来游去的,只是雷达网抓到好带鱼的概率更大些而已。所以最关键的还是鱼的本身,我们挑带鱼只要遵从这五个特征,就能挑到称心如意的带鱼。
五个特征都对了,这条带鱼味道错不了
三小一厚多油脂,三小是指,个小,头小,眼睛小。个小头小很容易理解,挑带鱼最关键的还是眼睛小,眼睛小是指眼珠子小,呈黑色,眼白呈白色且占比大。一厚是指带鱼的厚实度,捏捏整条带鱼的中间,如果能明显感受到带鱼的厚实,且手指上能明显感受到一层油脂,那就是好带鱼。总结下来,我们就看这五点,而最关键的是看这三点,一看眼睛,二看厚度,三感受油脂基本就能挑到称心如意的带鱼了。
至于带鱼的做法就不在这里占据篇幅赘述了,懂吃带鱼的肯定比土著懂,不懂的土著也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一一将这些做带鱼的方法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