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广安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

发布时间:2023/6/14 23:36:07   

近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广安市位列其中。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改善城市内涝和水环境的利器,为“因水而忧”的城市提供了新思路。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池塘、湿地等自然空间,也包括绿地、可渗透路面、管网等城市配套设施,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

近年来,广安市坚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增强群众幸福感。

“海绵+流域治理”

构建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体系

广安区位于渠江中下游,渠江广安城区段警戒水位约为米,水位涨至约米,洪水便会上岸。年以来,广安城区先后7次出现洪水漫堤。年“7·17”洪灾更是百年不遇,年“9·19”洪灾超历史记录,渠江洪峰水位达米左右,广安区城北多条街道被淹没,积水达5至10米。两次洪水致使老城区10万人受灾。

而去年7月11日至12日,受渠江上游巴中市、达州市持续强降雨影响,渠江广安城区段水位持续上涨,洪峰过境时,尽管洪峰超警戒水位5.22米,超保证水位3.12米,但最终平稳度过,以往受灾比较严重的广安区城北滨江路、新南门、爱众广场、北仓路、厚街等地也均没有出现渠江水倒灌的情况。

这得益于该流域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构建。年,广安区全面开工投资6.5亿元、全长约3.5公里、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的滨江路综合改造工程。根据工程规划,滨江路面后退4至5米为江水“让路”,并完善了防洪墙建设,促进行洪畅通的同时,阻隔洪水入城。在此基础上,同步修建了城市排水“暗箱”和泵站,把城区收集的雨水强制排入渠江,解决老城区面临的洪水和内涝问题。

据了解,为建设海绵城市,构建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体系,广安市在渠江、西溪河、驴溪河等城区主要河流建成堤防、护岸等防洪工程50余公里,统筹开展渠江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加快渠江、西溪河上游土溪口、回龙寺等防洪水库建设,完成91座病险水库整治,发挥水库滞洪削峰作用,提高城区防洪能力。会同达州等地构建渠江流域防汛指挥体系,设置广安水文机构,切实提升城市河流预测预警和防洪能力,实现了流域洪水的梯级调蓄。城市内部,则通过有效衔接海绵城市建设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体系,结合地形特点,重点推进西溪河等31个自然滞留、调蓄、排放空间建设项目,统筹蓝绿空间与堤防建设,实现梯级滞蓄。推进城市排水管道、涝水外排能力和应急排涝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让广安更能适应环境变化、更能应对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环境”

设施配套整体提升城市品质

“这段公园道路还真奇怪。昨天晚上下了好大的雨,路上居然没有一点积水。”近日,走在渠江红滩音乐公园,市民曹遥指着人行道连连称奇。

让他称奇的奥秘在于公园道路里侧一条透水道路,每逢下雨之时,地面积水可以通过小孔渗透到路面以下;同时,道路周边绿地地面低于公园路面,更大的雨会优先汇入绿地内下渗;通过透水路面和下沉绿地,雨水或顺流到地下补充地下水,或经缓冲汇集到下游地下蓄水池。这样,既减轻了城市排涝排洪的压力,也有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个细微的雨水收集模式变化背后,是广安市建设“海绵+城市环境”的理念和实践。

“当大雨来袭,下凹式绿化带、绿地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延长蓄存时间,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雨水收集后,通过植物的吸收净化和填料的过滤吸附,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而剩下的雨水则会排入专设的蓄水槽,方便干旱时对植物或景观补水,从而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高出路面的绿地,雨水不是往绿地流,而是往路面流,从城市排水管流走,白白浪费了,而绿化带比周围路面低,雨水先被绿地吸纳,再渗入地下。

“让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正是海绵城市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该负责人说,海绵城市是通过一系列增强雨水滞留能力的措施,实现雨水吸排、净化和循环利用的新生态模式。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是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重要措施,可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是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如今,在广安市新建的广安城市体育公园、奎阁森林文化公园等25个城市公园中,都广泛运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布设透水地面、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实现了雨水的慢排缓释、源头分散。会呼吸的海绵城市让市民惊叹不已。

广安市还强化城郊山体等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滞留下渗雨水;开展湖泊、湿地与山脚低洼地保护,蓄积利用雨水;推进地块尺度海绵城市建设,源头减量雨水;恢复治理滨江缓冲空间,弹性应对雨水。此外,广安市还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优先解决城市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水管网混接错接等问题,从里到外、从下到上,对个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利用居住社区内的空地、荒地和拆违空地增加公共绿地、袖珍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解决居住社区设施不完善、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让老城焕发新活力,让城市人水相亲、更具韧性、更加宜居。

不仅如此,广安市在传统设施建设上,也充分融入海绵理念。以第二污水厂为例,“这是广安首座地下污水处理厂,厂里所有池体均置于地下,这相当于给污水处理设施加了一个盖子,污水异味不会散发出来。”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厂最深处距离地面18米,所有除臭、净水系统均在地下运行。同时,地面则修建为城市海绵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

“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广安市推进省级海绵试点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市住建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污水处理厂占地约2.公顷,总投资2.3亿元,为第五代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将达到一级A标,处理后的水可直接用于河道补水、绿化、消防等;地面的公园大量采用了海绵理念,促进雨水的滞蓄下渗,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卢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0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