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4/5456688.html彩色透水混凝土铺成的慢行步道不仅走得舒适,还不会积水。海淀区水务局/供图道路会“呼吸”、花园能“喝水”……海绵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海淀的小区内。随着青棠湾小区海绵化改造示范工程的成功验收,青棠湾小区通过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单元出入口与道路积水、雨水收集设施利用率低、海绵设施与景观结合较差等问题,实现了小区内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效果,提高了雨水收集率和利用率。内涝积水成历史多彩景观成新宠青棠湾小区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永丰产业基地C地块内,小区总占地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2.5万平方米,整个区域有25栋住宅,入住人员主要为周边互联网企业的高科技人才。此次海绵化改造示范工程占地面积约1.53万平方米。记者从海淀区水务局获悉,针对小区内单元出入口与道路积水的问题,此次海绵化改造采用单元出入口屋面雨水排口改接、雨水立管散水改造、透水铺装更换及修补予以解决。改造前,单元出入口台阶、无障碍设施等位置设置了雨水管排口,降雨时严重影响了人员通行。此次改造设计通过设置成品线性排水沟,将楼单元出入口雨水管排口排出的雨水合理引入出入口两侧绿地,线性排水沟与绿地接驳处设置砾石过滤带,并经绿地中的溢流口溢流将多余的雨水排走。将局部绿地下沉5-10cm,形成下凹式绿地,并对既有设施溢流系统进行补充,增加若干雨水溢流口,使绿地中多余的雨水流入雨水管网系统。针对海绵设施与景观结合较差的问题,工程通过对雨水花园和旱溪生态修补及设施更新、设置景观雾喷系统等予以解决。通过对雨水花园采用增强型形式进行海绵化改造,将其作为调蓄和净化雨水的设施,设置包括进水设施、存水区、覆盖层、土壤层、种植物、沙滤层、地下排水层、溢流设施等构造。并将不适用该项目的植被进行更换,布置了拂子茅、马蔺、婆婆纳等丰富多彩、高低错落的植物,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同时,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在灌溉同时,供应雨水花园周围的雾喷系统,为园区加湿降温、降尘,提升园区景观效果和居民的入住感受。“这次改造,不仅仅是海绵化改造,更是对小区整体环境的提升,彩色透水混凝土铺成的慢行步道,不仅走得舒适,也不会积水,在小区里走一走,发现公共绿地旁很多小景观都变了,真是焕然一新。”居民王先生说。雨水收集有妙招停车调蓄两不误针对雨水收集设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工程通过对雨水蓄水池水质提升,采用非传统水源循环水自动洗车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调整示范区域内整体竖向,降低绿地范围内紧邻道路范围的微地形,改造成为下沉式绿地,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绿地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植物为主,下沉绿地低于周边铺设地面或道路。在入口广场两侧靠近绿地处设置了现行排水沟,并将原裸土区域改造为透水混凝土,将原经常积存在裸土区域和道路上的雨水及时汇入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这一措施降低对绿地微地形的浸泡和冲刷,减少冲出的泥沙杂质,有效减少了雨水在地表形成的径流对小区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海绵化改造示范工程选取示范区一角构建新型雨水收集回用设施,与雨水PP模块调蓄池相结合,一方面蓄水的同时,可满足机动车的停车需求;另一方面从源头收集并净化地表雨水径流,使更多的雨水被收集并利用起来,用于停车场上车辆的清洗与回用,降低传统水源的使用,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留住宝贵的雨水,变为可用的资源,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利器”,海淀将加快建筑与小区海绵化改造、建立健全设施维护管养机制,实现城市自然调蓄和自然涵养。海淀区水务局针对建筑与小区不同的改造类型和改造强度,实施差异化的海绵建设,增加生态树池、雨水花园、调蓄水池等,从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方面作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实现雨水资源化,积极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本文刊发于6月2日海淀报作者:李洪亚编辑:张文举孙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