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市场 >> 奇妙的大学百草园听虫鸣鸟声录林中密语
森林之廊
云灯传递虫鸣鸟叫,互动装置收藏“声音日记”,灯柱展示树木水分,摄像头智能识别后开启灯光秀……这是北京林业大学新地标“林之心”的真实场景。这处今年开放的新景观包括林中博物馆、林中密语、林之心生物圈环、梅园、樱花步道、光雨之泉等9处特色景观节点和19处景观设计节点,涉及改造面积约1.2万平方米。
这里既是大学版“百草园”,又是绝佳的户外课堂,水系景观中种植了40多种水生植物,绿地上有梅园和樱花步道,池塘里将投放鱼儿。园区在提供大自然野趣的同时,也为学生打造学习植物知识、生态系统、园林材料和景观工程的平台。
长知识
林中博物馆上墙种标本
位于“林之心”核心位置的林中博物馆,主要由森林之廊、植物展墙、云灯和信息展示系统构成。
一道一道原木色竹钢,构成漂亮的拱形廊道,犹如时光隧道,向远方延伸;拱道上方,长条形的仿木质材料,像瓦片一般,层层堆叠,雨水会顺流而下;拱道下方,整齐排列的原木色书桌,为同学们提供雅静的学习空间……这里便是森林之廊所在地。
再向上看,书桌上,一盏一盏白灯,仿佛一朵一朵飘浮的白云。这款小云灯,有颜值还藏玄机,其内置红外传感器,人走近之后,鸟叫虫鸣之声将在耳畔回响。
“林之心”设计师、北林园林学院副教授蔡凌豪介绍,这是委托学校博物馆和自然保护区学院的老师,从全国6个自然保护区采集而来,“这样学生坐在廊子底下,也能够体验到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自然之声,使校园里面的空间与更广阔的时空相连。”
廊道正中,一个个透明大方格,组成了一整面植物展墙,这里陈列了种植物标本,其上的叶片、叶脉、叶柄等清晰可见,背面则标注拉丁名、科名、简介等。这些植物标本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中部植物为主,大多采自秦岭周边,部分热带植物采自南方,其中有北京常见的银杏、刺槐、迎春等。
蔡凌豪说,制作植物标本是部分专业的必修课,今后将邀请学生采集制作北京周边的代表性植物标本,用于展墙的更新。
未来,此处还将添加信息展示系统,以大屏幕展示园区说明书、北林校史、校友名录以及气候、温度、水分、水质等环境因子数据。蔡凌豪提到,这里还会设置VR系统,这样即便博物馆关门,校内师生和校外游客也能通过户外交互装置“云参观”。
森林之廊南边的梅园和樱花步道,是真正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小型梅园里,栽种有北林培育的特型梅花,这是为了纪念北林已故梅花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而设计。梅园旁,吉野樱花组成的阵列则构成新的景观步道,未来可供市民品梅赏樱。明年,学校还将引种桂花,试验这种南方常绿植物在北方的生长情况。
藏玄机
录下“声音日记”感受“光音丛林”
除了触手可及的植物花草,“林之心”还设置了不少新颖有趣的互动装置,让学生们惊呼“大开眼界”!
森林之廊北侧,一条碎石子铺就的幽径通向一个神秘之处——林中密语,这里竖立起两个1米多高的马卡龙绿的小圆柱,内置感应装置,可以记录、储存个人的林中“密语”,通过加密封存后成为“声音日记”。
蔡凌豪介绍,这将是学生情绪释放的窗口,此处地下正好是锅炉房,对着话筒说话,按下红色的按钮,地下就会传来火焰焚烧的声音,还能看到燃烧的红色火光,仿佛把不快统统烧掉;按下绿色的按钮并输入学号和密码,声音就会传递到位于主楼的机房,毕业生多年之后返校,再按一下蓝色的按钮,输入学号和密码,就能原音重现。“所以这就是一个时间胶囊,5年、10年之后再回来,仍然可以倾听当时的心声。”
这套智慧互动装置也是由蔡凌豪团队研发设计,北林校友企业甲板智慧负责深化加工。
这里还有一处神奇的生物圈,由圈环、坐凳和中心灯柱组成。
圈中的绿地里,共有11个灯柱,组成螺旋上升的形状,通过服务器与校内国槐、油松、桧柏等11棵有代表性的大树相联。每棵树上有一个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水分的变化,记录生长状态。到了夜间,灯柱的光线颜色又与大树的水分相对应,当植物缺水时,灯柱颜色就变红,发出警报。
这里还暗藏促进学生交流的功能。坐凳旁,10位同学手拉手站在一起坚持5秒,被摄像头捕捉并智能识别之后,灯柱中间会上演一场有音乐伴奏的灯光秀。蔡凌豪说,灯光秀的乐曲有很多首,都是精挑细选而来,其中之一就是《森林之心》。
园区东北侧,一个个长条形石头圈出一个林中剧场,这里还将添置音响,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音响还具有蓝牙连接的功能,可以播放师生手机中的音乐。
试验田
“海绵校园”收集雨水反补市政管线
“林之心”的另一大特点是,其中的雨台、雨溪、光雨之泉、拉丁名雨水花园和林沼共同构成北林校内规模化的水系景观,形成长达米的水系统和占地约平方米的林沼。
如此丰富的水系景观,水源从何而来?答案是,收集雨水。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林之心”也是一处海绵校园的试点。
景观西侧,有一处地埋式水池,校园银杏大道上一条主要管线的雨水将汇集于此,其中内置水质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水质过关的雨水会被泵进紫外线处理器,之后顺着水道向东边流淌,注入水池和林沼,形成瀑、溪、潭、滩、池、沼等丰富的景观形态。整个园区种植了荷花、菖蒲等40多种水生植物,都带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我们尽量在前端收集雨水,把它截留下来,以减缓市政主管线的压力,留下来的雨水就作为景观用水,多余的水也可以反补市政管线。”蔡凌豪说。
户外课
寻北京小微湿地运维之道
这里不仅是公园,也将成为户外课堂。
这两年,北京正在尝试小微湿地示范项目,“林之心”东侧的林沼,也是一片小微湿地。蔡凌豪透露,目前铺设了砂土池底,明年可能还会增加一些陶粒,“学校自然保护区和工学院已经前来联系,计划今后在这里展开人工水系的实验,会在这里投放一些自然材料和过滤净化的植物,测试其效果。”学校博物馆也会在此投放一些本土鱼类,以检验其对小微湿地的适应性。学校还计划与校外公司合作,投放一些近自然的花卉,借此寻找适合北京气候的湿地周边自然植物的配置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让这片湿地更加健康地发展,同时也让学生体验自然的运转之道!”他透露,之后,相关的实验数据也将为本市小微湿地的运维提供一些经验。
园区绿地底下还设置了一套智慧节能的精准滴灌系统,它会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并根据水分变化,进行及时滴灌,系统相关数据也会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设计师说
打造“感知”与“记忆”的花园
“林之心”项目于年提出,从设计、招标、施工到完成,共历时3年。园区由蔡凌豪带领团队主持设计。在设计之初,他就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感知”和“记忆”的花园,“所谓感知,便是能够通过它,感知周边甚至遥远时空里的细微变化,倾听自然倏然即逝、无影无形的呼吸和心跳;而所谓记忆,则是能够记录此刻那些美好、欢聚或孤独的自己。”
一年的施工时间里,他不断与细节较真,最后半年几乎每天泡在工地,指挥工人操作,检查效果,经常连轴转一天之后,错过饭点,就简单吃个泡面,晚上来不及回家就在办公室里凑合一宿。
明年,设计团队还将组织“林之心”志愿者社团,让学生参与校园景观的运营管理。同时,这里也将成为校内不可多得的实习基地,今后的花卉种植,也会邀请园林专业的学生上手。
蔡凌豪说,“林之心”是学校首个在校园内实现教学、科研、文化交流功能于一体的自然教育实践基地,欢迎社会公众未来前来打卡。(记者任敏和冠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