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管材行业深度报告基建竣工和旧改红利释放

发布时间:2022/12/9 21:24:4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如需报告请登录。

1、塑料管材行业概述

1.1.塑料管材分类

塑料管材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是继木材、钢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类新型建筑材料,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睐。根据材质,塑料管材可分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丁烯(PB)、三元共聚物(ABS)等系列管材管件。根据用途,塑料管材可划分为建筑给排水管材管件、市政给排水(排污)管材管件、通信和燃气用管材管件、高压电力电缆用护套管等。价格方面,PVC管最为便宜,PE和PP管价格适中,PB和ABS管较贵,其中PB管被誉为塑料管材中的黄金管。

塑料管道有望替代金属管道和水泥管道,成为未来管道的主导品种。在普及使用水泥管道和金属管道之前,我国先后使用了石制管道、陶制管道和竹制管道。目前存量管道中,主要有水泥管道、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三类。塑料管道上游主要是煤炭、石化行业和金属材料供应商,下游主要是市政、建筑、农业、电力、通信、燃气等行业。

提高塑料管道渗透率是大势所趋。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和应用PVC管道;70年代进行PE、PP管道的开发应用;80年代系统研究塑料管道在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90年代,国家先后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化学建材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年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速推广应用化学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后产品的规定》和《关于发布〈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等政策措施,推进塑料管道在建筑、市政工程、农业灌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管道。“十三五”期间,国家着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为塑料管材行业发展加入新的催化剂,提高塑料管道渗透率是大势所趋。

相较于水泥管材和金属管材,塑料管材优势显著。塑料管材具有自重轻、水流阻力小、节省能源、节省金属、使用寿命长、安全方便等特点,有望逐渐取代水泥和金属管材,成为市政给排水、供暖、燃气、电力等领域的首选管材,在建筑领域的占有率也持续提升。

1.2.管材销售模式

绝大多数塑料管道生产企业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主要是指直接参与市政工程投标、房地产直接配送或其他直接获取订单进行销售的方式。市政工程招标中的管材报价往往受客户的议价能力、订单金额、是否为样板工程等因素影响。一旦签订合同,管材销售价格相对稳定,产品毛利率随原材料价格波动而变化。经销模式分为卖断式销售和委托代理销售,目前管材行业经销大多为卖断式。

龙头企业一般采用2B+2C的销售模式,但侧重点存在区别。一般B端以直销模式为主,C端建立布局全国的销售网络,迅速占领市场的同时,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B端为主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联塑、雄塑科技等,主要面向大型工程方或建筑商,下游客户集中,管材企业议价能力相对较弱。C端为主的代表性企业是伟星新材,零售业务占比相对较多,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和装修公司,企业议价能力强,毛利率高,但渠道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现金流方面,由于C端以现款现货为主,回款能力相对较强。对于B端市政项目,由于政府大力支持民生相关工程,大多数市政项目会“专款专用”,回款有保障,但存在一定账期;对于B端地产项目,由于近几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结算发生变化,结算周期延长是大趋势。上市公司中,伟星新材近年来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提高,年达15.5,在可比公司中居首。

1.3.管材行业现状

中国塑料管材产销增速趋稳。我国塑管产销增速趋于平稳,增速中枢维持在3-5%的水平。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年中国塑料管道产量万吨,同比增长5.8%,产销率为94.7%,较年下降1.6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塑料协会统计,年中国塑料管道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约2%,行业整体产能超过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5%。塑料管道应用广泛,农业灌溉、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的用量占比分别为27%、24%、16%。

PVC管占比近50%,PE管和PPR管占比稳步提升。我国塑管产量持续增加,PVC管道的霸主地位依然坚挺,但市占率逐年下降。根据塑料行业协会统计,PVC管占比由年的57%逐步降至年的46%,PE管、PPR管及其他管道占比逐步增长。虽然PVC管的改性应用(PVC-C、PVC-M、PVC-O等)取得显著进展,新兴产品应运而生,但短期内难以大规模使用,预计PVC管用量保持稳定,占比趋于下降。PVC管主要口径在mm以下,PE管主要口径mm—mm,PPR管主要口径在mm以下。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大口径PE管应用场景较多,用量随之增加。PPR管主要用于家庭精装修,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建筑装修水平的提高,PPR管的用量逐年增长。预计未来PE管、PPR管的占比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2.龙头集中度提升可期,供给端受益于低油价

2.1.中国塑料管材行业的竞争格局

塑料管道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低,产品运输半径有限(一般不超过公里),区域性特征明显,行业格局相对分散。根据行业协会统计,塑料管材市占率最高的是中国联塑(15%),其次是永高股份(3.5%),伟星新材、顾地科技、沧州明珠市占率分别为1.4%、1.2%、1.0%。随着环保标准提升,税收监管趋严,塑料管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届时管材市场将逐步淘汰落后、实力较弱的小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塑料管道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龙头优势显著,中小企业发展遇阻。金字塔顶端主要包括中国联塑、中财管道两家工程龙头企业,二者均为民营企业背景,以工程模式为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金字塔中层主要由产品规格相对齐全、有一定技术品牌优势的管材供应商构成。其中,永高股份、雄塑科技与顾地科技商业模式较为接近,以工程客户为主;伟星新材、日丰集团和金牛管业是零售市场的主导企业。金字塔底层主要为数量众多的产销量在万吨以下的区域性中小企业,普遍工艺技术不高。随着客户的质量敏感性和品牌意识提高,加之行业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和渠道优势明显,中小企业市占率呈逐渐缩小态势。

上市公司里面,中国联塑保持稳健增长,永高股份、东宏股份成长性较好。中国联塑管材销量和收入规模大幅领先其他企业。永高股份深耕华东地区,进军华中区域,塑管产销规模位列全国第二。伟星新材以零售、经销模式为主,产品主要为高端家装PPR管,议价能力强,管材单价相对较高。伟星新材年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系精装房比例上升对公司C端业务造成冲击,PPR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下滑。东宏股份深耕山东地区,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同时具备金属和非金属压力管道生产资质,重点发展管道工程和工程管道业务。雄塑科技和顾地科技收入相当,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销售产品。顾地科技的营业收入波动较大,近两年营收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母公司所在区域竞争加剧,销量大幅下滑。

塑料管道行业整体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年上半年,华东和华南地区的管材产量占比最高,分别为38%、23%,东北和西部地区占比相对较低。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布局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整体特征是南多北少,华东区域均有布局。塑料管道有一定的运输半径限制,特别是对于较大口径的管材,区域流动性较差,全国布局有助于节约运输成本。龙头企业深耕本地、放眼全国,在省外至少拥有3个生产基地。

根据WIND统计数据,管材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中,中国联塑一家独大,销售额超过亿元,永高股份和伟星新材为第二梯队,销售额在50亿元左右,雄塑科技、顾地科技和东宏股份处于第三梯队。

2.2.行业门槛不高,龙头渠道和成本优势凸显

塑管行业进入壁垒不高,竞争相对激烈。由于塑管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管材技术更迭较慢,使得“十二五”期间大量中小企业涌入,导致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激烈。随着国家加大塑料管材标准体系建设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