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评测OculusQuest2年度VR

发布时间:2022/12/25 20:34:02   

Oculus在近期发布了旗下QuestVR一体机的第二代产品OculusQuest2。相比第一代产品,Quest2各方面都更加优秀,显示方面更是升级到了4K分辨率。其核心为首发的高通骁龙XR2处理器,该处理器是高通专为VR设备研制的第二代产品,相比第一代XR1的CPU/GPU性能提升2倍、视频带宽提升4倍、分辨率提升6倍、AI性能更是恐怖地提升了11倍。有了如此高性能的处理器,运行游戏、视频等功能更加得心应手。再加上支持6DoF自由度与美元(元人民币)的售价,基本上已经预定了今年VR一体机机皇的位置。

不过,对于国内玩家来说也有诸多不便,比如Oculus平台虽然内容丰富,但需要科学上网,硬件性能也只是纸面参数。就VR设备而言,除了参数性能之外,佩戴体验、安装调试、获取内容难易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今天,87君就来为大家全面评测一下Oculus这款Quest2VR一体机。

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测试。此外,本产品的调试比较复杂,鉴于评测篇幅有限就不进行详细的设置教程了。本文只讲注意重点,对其他部分有疑问或感兴趣的朋友可进群讨论。

外观

佩戴感受与安装调试

系统体验

串流体验

游戏体验

总结

1、简洁漂亮的外观

先不管性能与游戏体验,就外观而言,我对Quest2的第一印象是“还挺好看”。洁白的颜色、圆润的机身,总之从外观设计上就已经很招人喜欢了。

Quest2的外包装采用了长方形盒子的设计方案,与国内的方盒子相比,长方形展示的空间更大,再加上产品本身的设计风格,还是挺新颖的。

我所评测的这款是在亚马逊国际购买的日版64GB版本,入手时的价格为.34元,加上税费、折扣与运费,实际付款.35元,性价比非常出色。

盒子的内部结构非常明确,所有东西都嵌在纸模内,整体设计很整洁。

整套产品包括VR一体机主机、两个手柄、充电器、数据线以及说明书,其中说明书包含中文页面。

主机的正面是白色的椭圆形设计,四角为四颗空间定位用的摄像头传感器,整体设计非常简洁。

右侧是开关按键和电量指示灯,头部固定装置是松紧带的设计,绑带是帆布材质,摸起来非常结实。面板的接缝处很大,应该有散热的考量。

左侧是3.5mm耳机插口和Type-C插口,Type-C插口有传输数据与充电的作用。另外,左侧可以通过敲击面板的操作,切换头显内虚拟环境的透视模式,是个很实用的功能。

机器下方是两个麦克风孔和音量按键。从上图可以看到主机前面板的接缝是很明显的,虽然这是散热孔,但在这么圆润白色的主机上还是破坏了一丝完整性。而鼻槽的部分非常大,比国内品牌还要大一些,佩戴的时候可以看到鼻子下面透进来的光。

绑带的设计松紧性很好,而且很宽,佩戴的时候比较舒服。在后部有调节绑带长度的扣,可以根据头部的大小调节长度。在绑带靠近主机端位置的小孔是近耳扬声器,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得音质还是挺不错的。

另外,头戴还可以上下进行一定度数的调节,方便玩家们佩戴的时候进行调整。

Quest2的显示镜片分辨率为*的4K水平,拥有90Hz的刷新率以及92度的视场角,在VR一体机中算是豪华配置了。面部的接触部分是海绵材质,但硬度较高,再加上头显宽度较小,所以有点夹脸。这部分的具体情况我会在佩戴体验中再进行详细介绍。

手柄部分采用了环状设计,另外配有两个扳机键,在正面圆环部分是摇杆、Oculus键与A、B(X、Y)两个按键。一般情况下A键和食指的扳机键是确认、B键是返回、中指的扳机键是调整菜单的位置、Oculus键是呼出菜单进行操作,类似于HOME键的定位。

整体手感在握持方面还算不错,大拇指可以很方便地按住圆盘上的三个按键。不过,扳机键回馈力度非常小,感觉松松垮垮的,但胜在颜值高。手柄是靠5号电池驱动,在侧面打开,很方便。

Quest2整体外观简洁美观,纯白色圆润的主机与帆布材质的固定头带相得益彰,不过面板的散热接缝较大,比较影响美观。手柄的环状设计在握持手感和按钮的分布上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但按钮的手感又有些一言难尽。果然万物都没有完美的,多少都有点遗憾。

2、佩戴感受与设备安装调试

虽然在外观上凭借纯白色的圆润造型加了不少分,但是在佩戴的舒适度方面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无论是上部还是两侧的绑带都非常宽厚,后面的卡扣也可以根据使用者头部的大小进行长度的调节。在佩戴感上还是不错的,但由于Quest2的眼镜腔内部空间较小,对于需要佩戴眼镜的朋友来说会显得有些局促。

对于脸大的用户(比如我)来说,面部那块特别硬的海绵会正好硌到两边颧骨,长期佩戴较为难受。但是脸小的朋友(上图妹纸)就会觉得比较舒服。不管脸大脸小,由于内部空间小,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都不够友好。

摘下来的时候眼镜已经被夹在内腔中,可见内部空间的狭小。

除了内部空间小和面部海绵太硬之外,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绑带的设计虽然也不太好用,但由于带子很宽,又可以调节角度与长度,所以在佩戴感上不会太减分。

还有个问题——玩游戏的时候沉浸感很重要,但由于鼻槽过大,导致不管玩什么鼻子下面都是亮的,使得沉浸感大减(不过玩恐怖游戏应该不错)。

安装调试

由于Quest2是海外购买的产品,所以需要科学上网才能激活。激活步骤:1、先注册一个Facebook账号;2、在手机端下载Oculus客户端并用Facebook账号登陆;3、在同一个wifi环境之下进行配对激活。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和“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是一样的。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创造一个可以科学上网的wifi环境,让路由器科学上网。但这个步骤实在太过复杂,会有各种情况发生。有问题的小伙伴可加入VR玩家交流群()。

我使用的是红米AC路由器,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路由器原厂的固件版本如果较高,会刷不进固件,需要降级;二、必须把所有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关掉。激活好之后进入系统,跟随新手引导进行设置就行了。

3、Oculus有钱任性的系统

Oculus是目前VR行业中的一线厂商,除了硬件占有率的强势之外,系统层面也做到了目前最好用之一。下面就来讲一下Quest2的系统情况。

说明:系统层面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功能性,具体谈一谈这款产品可以实现的功能;第二部分结合硬件了解设备的易用度。

系统层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菜单是控制台区域,上面是展示区域。控制台区域从左到右为:UI的状态部分,有时间、网络连接、手柄与头显的电量情况;应用部分,也就是上图中显示的部分。在主菜单中可以看到主控室、商店、浏览器、社交以及电视功能,还有已经安装的应用显示。

主控室相当于网站中的首页部分,可以看到探索、应用的相关内容、娱乐以及好友动态等情况,并进行了合理的区域划分,有应用推荐和筛选过滤,整体效果非常好。

商店部分是Oculus的应用和游戏商城,按照精选、榜单、时间和全部进行分类别呈现,很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Oculus是目前除了Steam之外应用和游戏最全面的平台,且应用和游戏的质量都非常出众。

接下来是浏览器以及社交、电视功能,这部分国内用户可能不太用得到,所以就简单介绍一下。浏览器打开是电脑布局,可以改变大小和变换移动端的选择,速度的话需要看网络环境。社交与TV,社交需要添加Facebook好友,国内用到的用户不多。

TV则需要在商店中下载Youtube、网飞等应用才能看。以Youtube为例,可以看大部分的°视频以及影片与订阅内容。Quest2拥有4K分辨率显示,所以观影效果非常好。但缺点是只能观看境外的内容,无法看国内视频平台的内容。再加上本机没有内存卡插槽,所以也没办法通过内存卡拓展空间。

交友和通知就不再做赘述了。分享界面中,可以进行录屏、截屏和在手机端、PC端的投屏,还可以进行Facebook的视频直播,并且可以查看机身内部的视频以及图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功能。

设置方面,Quest2可能拥有目前一体机中最多的设置选项,其中快速操作是最常用的设置,包括:亮度、音量、网络、防护系统(坐姿与站姿的位置矫正)、夜间模式和静音等。后面的设备、防护系统、存储也是常备选项。

除了常用功能之外,还开发了一些实用性的功能,包括90Hz刷新率使用、蓝牙配对、快速开启透视,再加上虚拟布景、应用程序权限、存储管理等,基本囊括了大部分VR一体机上可以使用的功能。

在此基础之上,与控制台、应用、分享、社交等功能相结合,再加上内容非常强大丰富的Oculus平台,就完成了VR一体机上最好的体验界面系统,每个部分都相互影响。

再来说说易用度。从进入开始,菜单跟随视线悬浮在眼前,挪动菜单的动画非常自然,还有一小段减速,流畅度很好。手柄是以虚拟影像出现在头显中。由于本机在定位精确性上很好,所以虚拟手柄的位置可以与实际的位置相对应。再加上随时可以查看的透视模式,让整机在操作中的体验非常好。

当然也有不太方便的部分,比如使用非官方的软件需要打开开发者模式,而装第三方软件也需要较多步骤才能完成。在拓展方面不能说很差,但绝对不强。

Quest2的系统功能丰富,细节到位,支持的内容也很多,但想体验完整的功能就需要科学上网,并且要身处于外网的网络环境中,这让国内用户的体验大打折扣。当然,对于喜欢钻研数码产品的极客类玩家来说,折腾本身就是乐趣,所以无论是科学上网、刷路由器、研究怎么安装第三方软件都是非常不错的乐趣。而且这些难度也并没有很高,还没到需要编程写代码才能玩的程度。但对于只想拿来打打现成游戏、看看VR电影之类的玩家来说就十分不友好了,时间成本较高。虽然它便宜,但不适合。

4、串流体验

相信大多数人购买Quest2是为了体验精品VR游戏。Oculus专为Quest系列VR一体机制作了大量精品VR游戏,在体验上非常接近PCVR游戏。除此之外,Quest2支持无线/有线PC串流功能,可以将一体机化身为PCVR头显,而这也是多数玩家购买这款产品的目的。那么它的串流体验如何呢?我们就在介绍游戏前先来聊聊Quest2的串流体验。说明:串流游戏测试使用的是VR音乐游戏《节奏光剑》,对延迟较为敏感。

Quest2的串流分为有线版本和无线版本,咱们从简单的有线版本说起。

Quest2的有线串流比较简单,下载好Oculus官方软件和Steam、SteamVR,并连接头显后,就可以在头显中看到OculusLink的串流窗口弹出,点击就能进行串流。

需要说一下我在串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控台变成了上图中的环形操作,且不可退出,只能拔掉连接线才能回到原始界面。

界面中缺失录屏、投影等功能,且会出现应用bug,只提示打开VR应用,退出会则失去当前未保存的进度,但就算点了退出应用也无法进行其他应用的进入。可能是我评测的这台主机的个别问题,但确实影响体验。我问了其他网友有线串流的问题,发现大家的体验都不是很好,有些驱动有问题的还出现会黑屏。

其次,连接线需要专业的USB3,否则就算连接上也无法启用串流功能,只能进行数据传输等基础操作。

当然,串流完成之后还是很爽的,可以玩PC端的VR游戏。游戏毫无延迟感,再加上Quest2的定位与显示效果的优秀水平,整个游戏体验非常好。

无线串流

Oculus官方是没有提供无线串流服务的,但可以通过第三方应用实现,而且在Oculus官方商城中也有相应的软件进行售卖,相当于官方支持但不提供。

串流软件售价19美元,在串流之后还需要安装插件,与电脑端的第三方应用配合才能完成无线串流。操作起来相对有些复杂,但毕竟是付费软件,所以体验上很完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网络一定要5G频段并需要科学上网进行下载安装。

整个游戏测试下来,几乎没有延迟感,毕竟花钱了嘛,体验杠杠的,而且VirtualDasktop软件的环境体验也比PC线串流好很多。无论是直接连接到电脑桌面的操作还是游戏中的操作都十分流畅,画面效果清晰,虽然限制多多,但串流效果绝对飞起。

除了这个半官方的无线串流之外,还有大神研发的免费无线串流的方式,但要比花了钱的版本复杂很多,而且不稳定。我以测试者的角度不推荐,但有喜欢折腾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

5、游戏体验

游戏方面的测试我选择了官方游戏和第三方游戏。由于官方不支持直接安装第三方游戏及软件,需要另外借助第三方的管理软件才能进行安装,所以我将分别测试两个安装方式的游戏运行情况。

《疯狂过山车》

运行情况:流畅

画面清晰度:清晰

定位准确度:准确

是否晕眩:个别加速的部分会有些许晕眩感。

评价:《疯狂过山车》在Quest2中是一款免费的游戏。它不仅仅只是坐过山车观看风景,还有射击模式,在坐过山车的同时打靶计算分数。游戏的画面非常清晰,在打靶的过程中需要瞄准开枪、转身下蹲等较大范围的动作,可以感受到非常明显的准确度。

虽然Quest2拥有最高支持90Hz刷新率的屏幕,但经过一些转弯、加速等场景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些晕眩感。

《亚利桑那阳光》

运行情况:流畅

画面清晰度:清晰

定位准确度:准确

是否晕眩:无晕眩

评价:《亚利桑那阳光》是通过第三方软件安装的,游戏本身有PC版本。相较而言,由于VR一体机的机能有限,所以在画面上相对差了一点,不过在一体机中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游戏运行流畅,没有延迟和卡顿现象。由于需要开枪射击和躲避僵尸,所以需要快速与准确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定位还是很准确的,基本没有操作漂移等问题。

6、总结

作为VR头部企业的年度旗舰VR一体机,Quest2一上市便获得了极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6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