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发展 >> 重磅不简单中国风古典庭院武汉军
今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本届军运会是国际军体组织的历史上首次集中新建运动员村,预计入住人员将近万人。本月底军运村就将交付,4月10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畔的军运村,提前一睹军运村的芳容。
军运村整体布局呈扇形面向旁边的黄家湖,扇形边缘向湖中延伸出4个不规则半岛,上覆立体绿植,形成一个湿地公园。军运村及配套项目占地总面积.7亩,分为居住区、公共区、后勤区、运行区四个区域,总建筑面积66.06万平方米,预计将入驻近万人。军运村所在的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东南岸交通便利,从军运村到武汉市23处比赛场馆车程均在半小时左右。
“中国风”古典庭院暗藏生态系统
粉墙黛瓦、小桥通径、褐色的楼栋窗花显得独特雅致。军运村中的绿化采用中式园林风格景观石、曲径亭台,步移景异,乔木灌木花卉交相辉映、溪水蜿蜒曲折,空间收放自如。
军运村内30栋高低错落的公寓依地势分割成若干个小园子,每个园子用断续的白墙、黛瓦、拱门简单围住。据介绍,居住区有梅、兰、竹、菊、荷等5个景观园,凸显不同文化主题,同时军运村中的四季风景也各不相同。
在地面之下还有玄机,工作人员指着地上的灰色方砖说,砖可透水,砖下面是碎石和透水混凝土,再下面是一张塑料隔栅,用来承接和排走地面雨水。雨水就近流入雨水花园,最后进入收集管网。
“园林小景中的低洼水系看着不起眼,可有大用处,它将作为海绵城市设施的雨水花园,承担雨水滞留净化功能。”工作人员说,村内具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30%,形成了一整套“生态水循环系统”。
建筑屋顶绿化、地面透水铺装、路边设生物滞留带、绿地景观内布置雨水花园……雨水通过这些设施直接下渗储存,收集后进行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等作业,二次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雨量较大时还可通过生态植草沟、地下渗管排入城市公共雨洪系统,从而保证军运村不淹水、不内涝。
细节考虑周到,让各国运动员宾至如归
走进军运村的公寓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客厅,厅中摆放着一套木质餐桌椅,这里可以供运动员之间进行交流,进门右手边是厨房,赛时用作洗漱区域,左手边则是主卧区,衣帽间也放置了简易家具。
整个房间还配有中央空调、地暖和热水器,赛时将提供三星级标准的客房服务,居住标准为历届最高。无级差门槛使得轮椅可轻松出入,方便残疾运动员居住。
推开房门,落地窗外是景观阳台,一眼就能看到阳台外黄家湖的湖景风光。军运村中一共有30栋公寓,最高32层,最低8层,高低错落有致,尽可能保证每个房间都能看到湖景。
在室内记者感受到,房间层高和门框高度明显高于一般房屋。“这是便于运动员出入,考虑到参赛运动员身材高大,所以对空间做出调整。”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寓层高3.1米,卧室门高度也随之增加到2.34米,比标准住宅高出24厘米。
军运村赛后实现再利公寓变身住宅区
30栋楼,套公寓,赛后怎样继续体现价值?“军运会结束后,住宅部分将进行微调,适合对外销售。但所有的外部设施配套和设计都将保留。”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物流及后勤中心、运动员管理中心、餐厅、训练中心、升旗广场赛后将改造为初中和小学。欢迎中心将改造为综合商服区,医疗中心、国际商业街将成为住宅和商业。
除了公寓,军运村旁边的运动员餐厅和工作人员餐厅面积共计2.55万平方米,作为临时场馆,餐厅在赛后可以拆解为标准厂房单元,实现易地再利用。
除此之外,餐饮中心还将通过钢结构体系和跨度的合理设计,节点处用方便拆卸的栓接取代焊接,拆除后可直接用于二次建筑的外墙立面、内墙、地板、塑料检查井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循环再生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初步估算,各部分的二次利用率高达70%左右”。
管线入地军运村旁将现“最美天际线”
在军运村外的黄家湖大道上一眼望去,天空中不见一条高压线。黄家湖大道紧邻军运村,是军运会各国运动员进出的必经之路。过去,道路两旁的高压铁塔林立,一根根高压线“织”成一张“蜘蛛网”。高压线入地后,这里将成为迎接各国运动员的景观大道。
年7月,黄家湖大道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及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将管线全部入地,随着路面高压线塔清理工作的进行,路边逐渐露出“最美天际线”。
综合管廊沿黄家湖大道一侧敷设。综合管廊埋深8米,高宽均约4米,综合管廊为三仓式管廊,分为综合仓、高压电力仓及燃气仓。管廊将集纳沿线高压电线、通信电缆、给排水、天然气等管线,其中电力仓将纳入黄家湖大道沿线的KV、KV高压电线。
高压线迁入地下后,附近居民生活用水、通行电缆等管廊服务,均由黄家湖大道综合管廊承担。管线入廊后,所有管线维修均可直接进入管廊作业。
轻扰环境更节约依势而建土方就地平整
军运村总北面的亩主要用于满足餐厅、停车场及后勤保障用房等布局需要,将建设一系列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
军运村后勤区比居住区要高1米,按照常规的施工方式,需要将后勤区所在地块铲平,然后将多余的土方运走。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评估之后,选择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平整的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平缓的坡道,也使整个军运村更富有层次,“在高处做绿化,也提升了周边环境。该方案节约了成本,也避免了渣土运输,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与公共服务区类似,整个军运村也是依地形而建。30栋楼地基并不在一个平面,而是根据地势向湖边缓降。这种设计方法一方面可尽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强度,另一方面还可利用自然地势进行排水,生活社区更节能。
运动员公寓的设计同样诠释了节能与环保。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约为46%。同时,全空气空调的应用,也能降低过渡季空调的能耗。
文字: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王晓飞
编辑:萌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