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介绍 >> 韧性之城提升韧性,强化回天基础保障
导读
近日《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CP02-~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年—年)》(以下简称《回天地区控规》)获批,《回天地区控规》整体策划交通改善、公服增补、基础保障、品质提升、职住优化、精治共治六大策略36要点,本期将从基础保障策略,介绍“回天地区”如何打造“韧性之城”。
一、打通节点,系统修复,
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回天地区控规提出,要增补变电站、垃圾收集站、雨水泵站等一系列市政基础设施,重点解决雨天积水等热点问题。通过前瞻布局、全域研究,全方位实现区域供需平衡,提高城市韧性安全水平,保障回天居民生产生活。
二、强化保障,
针灸式引导市政提升
规划用少量新增带动整合存量资源,补短板、强弱项、优功能、提质量。基础保障方面,通过提升市政支撑能力、加强海绵调蓄、划定防疫分区,推动渐进式小微更新,补充设施短板。
1.市政提升
加速推进市政设施“最后一公里”,针对部分节点缺位造成的系统性问题,规划通过经络疏通、局部更新修补等方式,打通阻塞、完善系统,全面提升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为解决现状13号线下凹式道路的积水问题,现状保留4座雨水泵站,新建10座雨水泵站。针对规划区内的易积水区,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思路、理念,通过调蓄、调整道路竖向等方式解决。
回天地区积水点治理一期工程
(图片来自北京市昌平区融媒体中心)
2.海绵调蓄
构建区域海绵格局,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老旧小区改造、拆除腾退等工作,同时加强雨洪管理,控制雨水径流外排量,减少入河污染物。
采用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综合措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公园改造、道路大修,推进海绵化改造;新建设施按海绵城市要求进行建设。
海绵设施示意图
3.加强防疫
依托社区网络化治理,划定防疫分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构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智能化设施,提供无接触的智慧社区服务和管理条件。通过配备远程社区医疗问诊设施、免接触体温筛查设施、智能门禁设施等,提高公共防疫水平,保障防疫管控常态化。
回天地区划定15个社区级防疫分区,每个社区级防疫分区服务人口规模为3-5万人。依托现状及规划16处卫生服务中心(规划新增11处)、39处卫生服务站(规划新增11处),构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回天地区控规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生成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积水点治理工程、河道治理等基础保障类项目,纳入回天行动计划。通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和积水点治理工程,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保障排水防涝安全,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天通苑雨污合流管网改造一期工程
(图片来自人民资讯)
推进七燕干渠、八排干、九排干、天通河、东小口沟下游等河道治理,疏浚河道20余公里,改造小区红线外雨污合流管网30余公里。
通过规划引领,助推行动计划加快落地,软硬结合,集成资源、合力攻坚,激活设施资源效用,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打造回天“韧性之城”!
本内容由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昌平分局、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