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资源 >> 大手笔贵阳海绵城市建设,中心城区这样重
日前,《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年)》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将贵阳建成具有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特点的生态海绵、山地海绵、绿色海绵、智慧海绵的海绵城市。
近期重点项目库规划中,至年贵阳新增的海绵小区、公园、道路、河流布局公布,遍布新老城区。同时,四大样板海绵工程,同步展现出改造的具体模式。
海绵城市新建规划出炉
海绵城市,说白了不会一下大雨,就在城里看海。
这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本次规划中的贵阳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确定范围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金华镇、久安镇、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
城市建设呈组团式布局,形成双核、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
双核:老城区、观山湖区,是中心城区城市职能核心组团
多组团:白云、高新、花溪、新天等外围组团
近期至年,建成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共43座;海绵型道路31条,海绵型公园42座,海绵河道15条。
其中,贵阳规划新建及改造海绵型建筑与小区25座,海绵型道路19条,海绵型公园23座,海绵河道8条。如下图所示: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
海绵型道路
海绵型公园
海绵河道
重点项目库及投资估算方面,贵阳中心区十个城区,分解建设项目与情况表,具体到棚户区与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道路改造等。
具体数据而言,规划至年,贵阳市海绵城市建成总面积为80.96km,其中现状海绵建设面积为19.21km,改造海绵建设面积2.54km,新增海绵建设面积61.74km,~年新增总投资约.8亿元。
至年,贵阳市海绵城市建成总面积为.67km,年~年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69.71km,新增投资约.57亿元。其中,
新增海绵公园22.31km,投资33.46亿元;
新增海绵道路建设13.23km,投资19.84亿元;
新增海绵小区建设34.17km,投资51.25亿元;
同时,贵阳将逐年对项目库进行滚动更新,实现对海绵城市(道路类、建筑与小区、公园与绿地,城市水系)建设进程的有效管控。对基础项目库的项目按年度进行排序安排,形成建设规划成果项目库。
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包括编制《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控规导则》,加强对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和工程设计内容的审查,出台《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
海绵设施建设现状偏低
贵阳市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在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特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更应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保障贵阳市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途径。解决贵阳市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问题的新思路,贵阳市大生态战略行动重要载体。
通过对近30年的降雨量分析,贵阳市多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5.7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南部多于北部,中心城区降雨量丰富。年年平均降水量1.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
贵阳市中心城区分属南明河、猫跳河、涟江三个流域。南明河流域:南明河、鱼梁河、市西河、小黄河、小湾河等;猫跳河流域:麦架河、南门河、麦西河、挡岩河;涟江流域:思丫河、翁岗河、青岩河等。
而贵阳市的主壤可分为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及沼泽土等七类,中心城区的土壤类型有黄壤、石灰土、水稻土和少量紫色土。
年以来,按照国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贵阳市结合千园之城、水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新建改建道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目前已建成的海绵设施有公园,道路、小区、河流等4大类共56项,现状已建成海绵规模约19.2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
已建成9条海绵河道,建设面积合计4.平方公里;
已建成19座海绵公园,建设面积合计9.13平方公里;
已建成12条海绵道路,建设面积合计0.平方公里;
已建成海绵小区16座,建设面积合计4.27平方公里。
按照国家考核和专项规划要求,年贵阳市建成区20%区域(约76平方公里)需要完成海绵城市达标考核。
目前贵阳市仅完成部分海绵公园、小区、道路、河道等建设,已建面积总计为19.21平方公里,占已建城区面积5.1%,与20%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已经实施的海绵设施建设标准偏低,与国家考核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海绵城市理念落地性差,在工程设计中有待加强。建设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系不成熟等问题有待解决。
海绵城市分期建设目标
贵阳市全力建设以公平共享为目标的创新型中心城市、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切实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制定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指导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
规划公示文件指出,此次规划的总体目标为:贵阳建成具有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特点的生态海绵、山地海绵、绿色海绵、智慧海绵的海绵城市。
在上位规划中,主要从《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年)》,明确~年的建设目标,较为全面的展现规划布局。
而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排水系统总体规划(—年)》,分别提出各阶段的目标,也可以得知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方面布局规划:
年污水处理厂布局图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分期目标:
近期(~年):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总体目标,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规划结合千园之城建设、水环境和城市内涝治理、居住小区建设和改造以及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设一批海绵型示范公园、生态景观示范河道、海绵型示范小区、海绵型示范道路,实现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
中远期(~年):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和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水平、运营水平和管理制度,到年,实现城市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达到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海绵建设区域基本形成整体效应。
远景(~年):实现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贵阳市建成生态海绵、山地海绵、绿色海绵、智慧海绵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及目标分解中,结合贵阳市中心城区排水分区划分,将贵阳市中心城区分为21个海绵城市建设分区。
海绵设施控规组团划分
根据《贵阳市中心城区控规组团及单元划定规划》,贵阳市中心城区划分为19个控规组团,为了便于海绵设施进行组团管控,规划海绵分区与控规组团保持一致。控规组团划分重点依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等要素。
海绵设施控规组团划分
调蓄设施规划图
重点来了!根据《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年)》规划成果,结合最新海绵设施建设情况,未来10年左右规划海绵设施总体布局如下:
海绵小区总体布局:依托贵阳市新建、改建的小区、棚户区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海绵型小区建设,采用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雨水收集罐等海绵设施,打造海绵小区。
海绵公园总体布局:依托贵阳市丰富的森林、湿地、山地、河流廊道等特色资源,全面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新建区90%的公园绿地进行海绵型低影响开发建设,已建区40%的公园绿地进行海绵型提升改造。
海绵道路总体布局:贵阳市中心城区新建道路需按照海绵性原则进行建设,以降低道路径流系数,缓解道路积水现象;同时对部分道路人行道路进行渗透铺装改造,将道路绿化带改造成下凹式绿化,增加下渗和调蓄能力。
海绵河道总体布局:结合水环境治理工作,推进小湾河(金钟河)、麦架河、鱼梁河、麻堤河、小黄河等生态河道治理,建设河道生态缓坡、河道湿地公园、河道两侧绿地、截污管(沟)等建设,增强河道蓄水保水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样本
贵阳海绵城市的示例中,分别就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河道共四类提出标准化示范设计。
海绵小区设计示例—经开区瑞达佳苑
瑞达佳苑位于经开区开发大道西侧,分属小黄河海绵分区,年降雨总量控制率为75%(对应降雨量为21.9mm);综合雨量系数不大于0.45,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为4%。
瑞达佳苑最合适的雨水排放方向是西侧的开发大道,瑞达佳苑东侧开发大道已建成污水、雨水管道,小区雨污水可重力排放至市政雨污水管道。
瑞达佳苑现状区位及周边排水情况
小区总用地面积为2.5公顷;主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可兼容用地性质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绿地面积为m2,绿地率为30.1%;地下室满布整个小区,覆土约1.2m;小区绿化较为集中。
瑞达佳苑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及海绵措施布局,小区内部道路及植草砖停车位竖向标高大致相平;下凹式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地面标高25~30cm。
海绵设施布局
海绵道路道路设计示例——青龙大道南段
青龙大道南段位于白云区,为40米宽城市主干道,南至东林寺路,北至青龙大道北段,全长4.6公里。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目标,青龙大道属于麦架河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大于75%。
设计方案,人行道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中央分隔带建成下凹式绿带,并设雨水溢流口,溢流口间距米;隔离带建成下沉式绿带及多功能树池,收纳、下渗人行道及机动车道汇水,并设雨水溢流口,溢流口间距米;在有条件的人行道外侧设置植草沟或生物滞留带。
青龙大道道路断面示意图
青龙大道雨水LID(注:低影响开发)系统平面布局意图
海绵型公园示例——花溪湖海绵公园
花溪湖位于花溪区西侧,规划建设总面积88.22ha,水域总面积约为29.09ha,绿化面积43.54ha,陆地面积15.58ha(其中建筑占地面积2.36ha),建设道路5.61ha。
花溪湖海绵建设主要利用开敞的汇水空间设置雨水湿地;利用建筑、停车场、广场、道路的周边绿地设置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园区道路均以海绵道路建设;园区广场、地面停车场均设置为透水铺装。
海绵河道示例——麻堤河
麻堤河(注:位于经开花溪区域)生态岸线,有条件区域建设成为生态岸线,长度约9.8km。
麻堤河概况及竖向标高
麻堤河布局两座湿地公园,分别为三江口湿地公园及摆郎滨河湿地公园,面积合计11.3公顷。结合河道旁边低洼地及绿地,建设珠显及母猪井湿地,面积合计16.2公顷。滨河绿地及下凹式绿地——沿麻堤河两侧及牛郎关立交下建设下凹式绿地,面积合计13.9公顷。
麻堤河海绵措施规划布局
再生水补水——主要由牛郎关污水尾水对麻堤河河道进行景观补水,规划规模2万吨/日;处理标准优于准Ⅳ类。
麻堤河河道岸线形式
生态性岸线:是有明显生态特征的自然岸线,需要加强原生态保护。重点体现文脉和自然野趣,协调传统镇村、水乡田园的空间融合关系,结合河道走向加强自然视廓控制。
生活性岸线:主要满足城市景观、市民休闲、娱乐和展现城市特色的需要,生活性岸线应尽可能对公众开放。对现状硬化河岸逐步改造,尽可能对公众开放。河道两岸塑造一系列亲水空间,如亲水平台、水上栈道、沿水台阶等;驳岸空间的绿化规模要得以保证,并丰富绿化景观的种类,形成层次感。
硬质驳岸:由于现状条件限制,如穿越铁路用地,或沿道路修建无法实施绿化带的河段,可维持硬质驳岸。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大力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立山地城市新型雨水收集、排放系统,以期实现将雨水资源向其他形态水资源的转化与调蓄,以最大、最优利用雨水资源为主,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降低城市防洪排涝隐患。
来源贵阳楼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