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他没有半滴中国血,却有百分百中国心,向中

发布时间:2022/11/13 15:16:3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482.html

他长着一副外国人的面孔,却一直坚称自己就是中国人,并且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报答中国,而且他的客家话和国语都说得都非常好!他是美国熊氏集团总裁,却在国庆节之时,亲手将五星红旗升到美国的上空,点燃了所有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他虽然没有中国血统,但他却有着一颗纯洁的中国心,曾向中国捐款累计数亿元。他叫熊德龙,他曾说过:"我身上虽然没有一滴中国人的血,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我深深地爱着我的中国……"

他为何对中国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他到底是哪里人呢?他的父母又是谁呢?他又为中国做出了哪些惊人的贡献呢?今天就带大家去了解这位“没有半滴中国血,却有百分中国心”的爱国侨商人熊德龙的故事。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历史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年10月1日,当中国正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46周年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天空中也飘起了欢庆的五星红旗。除此之外,还有两架飞机,拉起了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字样的横幅,从洛杉矶的上空飘过。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庆祝中国国庆而举行的正式升旗仪式,上万侨胞闻讯赶来,含泪参与其中。

让人意外的是,那位亲手将红旗挂上桅杆,含泪升起红旗的老人,却是一个有着外国人样貌,毫无华人体貌特征的外国人。

而这位外国老人正是熊德龙。

年11月,熊德龙出生在印尼,生母是土生土长的印尼人,生父却是个不负责任的荷兰人,赶在熊德龙出生前离开印尼,从此音讯全无。生母无力抚养熊德龙,只得将他遗弃在孤儿院。

不过熊德龙对孤儿院的经历毫无印象,因为他在8个月大的时候,一对来自中国广东梅州的好心夫妇熊如淡黄凤娇收留了他,还为他起名为“熊德龙”,寓意是“熊家获得一条龙”,由此可见熊如淡夫妇从一开始就无比疼爱这个孩子。

这对夫妇其实并不富裕,主要靠着在印尼雅加达做面点维持生计。不过贫穷并没有影响他们高尚的品德,夫妻俩乐善好施,平日里省吃俭用,除了熊德龙,还先后收养了几个印尼孤儿。

熊德龙后来每每回忆年少时的经历,心中总会充满无限的感激之情。他认为,父母疼爱亲生孩子是本能,但是熊如淡夫妻俩能这样疼爱养子养女,完全是出于一种伟大的慈爱。

作为中国人,熊如淡夫妻十分注重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承,无论走到哪里,在哪里定居,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所以在闲暇的时候黄凤娇会教授熊德龙几姐弟背诵《增广贤文》等传统文化书籍。《增广贤文》是儒家儿童启蒙读物,里面有许多通俗易懂的俗语和谚语,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

这些都是中国的国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黄凤娇在用中国传统的思想来教授熊德龙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一点即使是在生活在国内的父母也很难做到。

慢慢地,从养父母那里,熊德龙学会了中文,也学会了客家话,了解了不少中国英雄豪杰的故事,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深植进了自己心中。

除此之外,熊如淡夫妻也无时无刻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授熊德龙,正是在这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情况下,熊德龙才会对中国有深刻的情感,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己是华夏的后代。

在收养了这么多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了,但是熊德龙清楚地记得,只要到了过节的时候,养父母总要想方设法寄钱回老家。

甚至有一次,家里穷得要揭不开锅了,黄凤娇为了能给家里的老人寄钱回去,还是一咬牙,把自己仅剩的一只老旧的手镯拿去当了。

当时8岁的熊德龙不能理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做,用这笔钱来给我们添些口粮不是更好吗?

黄凤娇便告诉熊德龙:“我们不能忘本。”

而她口中所说的“本”就是中国。熊德龙似懂非懂地听着母亲的话,将其牢记在心中,渐渐开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如果说黄凤娇是熊德龙的思想启蒙的老师,那么养父熊如淡就是他事业上的恩师。熊德龙并没有受过太多学校的教育,他在14岁时便离开了学校,到熊先生的面点摊铺上帮忙。熊德龙在养父的锻炼下,慢慢熟悉了生意之道。养父一眼便看出自家儿子有着惊人的经商天赋,于是鼓励支持他开创自己的生意。

年,18岁的他打算自己创业开个海绵厂。但开厂总归需要一笔本钱。

为了给熊德龙攒够创业的第一笔资金,养父母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车,到处找亲朋好友借钱。熊德龙靠着这些钱,在印尼雅加达郊区开了一家小小的海绵厂,由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事业。

他虽然年轻,但是多年跟随父亲学到生意的本领不少,且眼光独到,是个天生的商业奇才,总能准确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商机,很快就将海绵厂做大了,并在半年的时间里帮助父母还清了债务。熊德龙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青年企业家。

但是所谓“福兮祸所依”,熊德龙的发财和成名让一些心胸狭隘之人很是不满,他们盯上了熊德龙和他的海绵厂,一天晚上,趁着熊德龙回家休息的时候,这群人悄悄跑到他的海绵厂放了一把火。

熊德龙收到消息赶来时,大火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他想要抢救也无能为力,只能无力地看着工厂任凭熊熊大火燃烧。一夜之间他回到了创业前。

辛苦工作这么久的努力付诸一炬,熊德龙难免陷入了消沉之中。他的养父母实在不忍心,于是偷偷卖掉了房子,凑出一笔钱来协助熊德龙东山再起。

当熊德龙得知父母把房子卖掉也要支持自己的消息后,那份感动与愧疚无以复加。他不愿辜负父母的好意,重新振作起来,利用卖房子的钱很快就开了第二个海绵工厂,他回忆道:当时房子没了,一家人就搬到了工厂里,吃住都在那里,虽然很辛苦,但却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对于真正的人才来说,不管重新开始多少次,每一次总能成功把握机会。

有了之前失败的经验之后,熊德龙的心态、性情变得更加坚定,在之后短短的十年间,熊德龙就以其独特的远见卓识,加上诚信为本的经营宗旨,不断扩大自己的事业,从一家小小的海绵厂逐步发展到了金融、房地产、酒店、旅游、传媒等多个领域,商业帝国也从印尼遍布到了美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等多个地区,成为了一家大型的跨国集团公司。至今,熊德龙的名下就有美国银行、好莱坞大都会酒店、熊氏地产投资公司等数十家著名企业!

养父母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让熊德龙铭记在心,他为自己立下一条座右铭,首先将“孝敬父母,忠义朋友,信誉事业”。

随着熊德龙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的养父母身体状况却随着年纪的增长,日渐变差。平时熊德龙再忙,他也会想尽办法挤出一些时间,拿来陪伴养父母。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总是不断地向熊德龙提起“家乡”。

年,他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回到了养父母的故乡——同时也是他梦中的故乡广东梅州。看着这个朴素的城镇,他热泪盈眶。虽然他没有在此处生长,但是他的心中一直有祖国,他的思想中凝聚了我国最为宝贵的传统文化。

在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他也想为父亲的祖国,为父母的家乡,为自己的父邦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你可以看到梅州的泮坑小学,嘉应中学,嘉应学院、德龙大桥、剑英纪念大桥、市华侨博物馆、医院凤庚楼、发明桥、贤母桥、如淡长廊等等的各种学校、道路、桥梁、医院等许多公共设施都是熊德龙捐赠的,这么多年来,熊德龙对于家乡梅州的帮助也从未停止过,梅州市区随处可见熊德龙的慈善项目,他心里有着最传统的中国人的情怀,那就是衣锦还乡,回馈社会。

在此后的20年里,熊德龙倾其所能不断为大陆投资,先后拨款数亿元资助内地的教育事业,先后在许多贫困地区(如贵州、云南、广西等山区)捐助希望小学,还捐款给多所大学,同时担任了嘉应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重要职位,设立奖学金、在大学开办讲座,讲述自己开办企业的经历,传递自己的思乡之情,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我国优秀思想和文化。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名国内的基层干部在他的资助下出国培训。

当有人问他这几年在中国赚了多少钱,熊德龙回答道:我回到中国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而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在回报自己的“家”。他的爱国之举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评价,先后被广东、贵州等多个省聘为经济顾问,还获得了20多个城市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

几十年来,熊德龙对中国的慈善捐款已达数亿元,他在慈善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年的时候,熊德龙为养父母安排好了一切,送他们回到中国的广东梅州定居。为此,他特意在当地建了一座工业楼,对外出租,收来的租金全部交由养父母来支配。

多年在外漂泊的熊如淡和黄凤娇,此刻在养子的帮助下终于可以落叶归根。父母去世后,熊德龙将他们安葬在家乡梅州。这里成了熊德龙惦记最多的地方,每次来中国,他都会去祭拜父母。而且不管熊德龙去到哪里,总要把养父母的合照带在身边。随着熊德龙年纪渐长,他越来越能理解父母对家乡的感情。所以除了出钱投资中国的建设外,他也开始在文化传播领域为中国做出重大贡献。

年,他花费万美元买下了美国最大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将这个曾经敌视大陆,总是宣传负面消息的报纸转型,开始报道一些真实的中国大陆的最新动态,成了介绍中国建设成就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中国,熊德龙更是收购了几十家英文报纸的印刷厂,有了基础设备,熊德龙就开始寻找可以合作的报纸。

熊德龙把目光放在了日刊量两三百万的《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他们不愿意报道中国,熊德龙就锲而不舍地一直和报纸的负责人做思想工作,在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之后,《洛杉矶时报》终于答应了给熊德龙每一个星期8个版面来报道中国。

于是《洛杉矶时报》上就出现了英文版的有关于中国城市的专栏报道,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了日新月异的中国。

熊德龙的这一举措非常有效,它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无数的海外华人和外国人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也让他们明白了真实的中国和西方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是有着非常大差异的。

在外界,熊德龙不断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在家里,熊德龙也用中国的教育来教育孩子,不仅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也把自己对中国的感激传递给孩子。无论什么场合,都会说自己是中国人,一旦有人说他是外国人,他就会立即纠正。在熊德龙的心中,中国是他的故乡,是他唯一的故乡,虽然外貌不一样,但他确实是个中国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在熊德龙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熊德龙和父母纵然没有血脉关系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羁绊是永远都分不开的,他感恩自己的父母,爱屋及乌,自然也感恩父母的祖国,对于熊德龙来说,父母的国家也就是他的国家。这个感恩,代代相传,而且他不仅要记得自己的来处,更要让自己的子孙也记住自己的来处,中国就是他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家乡。

在熊德龙和他的后代身上,体现的是爱国华人的担当,也是企业家对社会的回馈,更是一位游子对家的深沉之爱。

为他人举烛的,也在烛光中!向熊德龙老先生致敬!

各位朋友,你们是怎样看待熊德龙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