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新职业新未来这群咨询师让康复来得更美

发布时间:2023/5/5 14:45:40   
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01:33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者提供康复辅助器具及无障碍改造的咨询、适配、使用指导等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凸显。今年,国家把“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这类专业人员终于被“正名”。

根据定义,“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是指“根据功能障碍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参与能力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综合运用康复辅助技术产品,为功能障碍者提供辅助技术咨询、转介、评估、方案设计、应用指导等服务的人员。”在成为新职业之前,这类专业人员一般以“假肢矫形师”、“辅具工程师”、“康复治疗师”等名义为功能障碍者提供辅具相关服务。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医院,了解“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的工作。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韩俊奇“假肢矫形师”不再只是做假肢

医院,康复辅具科假肢矫形师韩俊奇正在为截瘫的李女士进行步行训练。李女士因为一次医疗事故导致脊髓损伤不能行走,“如果没有他们(治疗师),都不知道可以借助辅具站起来,甚至走路。”李女士认为,治疗师提供的是更专业的辅具服务,不仅仅是制作矫形器,量身定制轮椅、防褥疮坐垫、各种生活辅具,还包括辅具的宣教、使用训练等等。李女医院已经有11个月,一开始她不能行走,前期借助截瘫步行器进行站立、行走,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康复训练,肌力增强、平衡能力提高,在医生、治疗师的建议下换成了大腿矫形器,穿脱更轻便,费用也更便宜。

在这所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康复机构里,主要由假肢矫形师承担康复辅助技术咨询的工作。韩俊奇就是其中一名假肢矫形师,他告诉记者,自己学习的是假肢矫形制造专业,毕业后就到了这里工作,一干便是17年。

韩俊奇一边为患者做步行训练前的准备工作一边和患者沟通,了解她的身体状况。“假肢矫形师”干的不仅仅是假肢矫形的工作。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开始,韩俊奇就开始接诊病人,进行辅具需求咨询、评估,以及为病人做辅具适配训练。除了为病人量身定制假肢矫形器外,还会为病人配置轮椅、拐杖、坐姿椅等其他辅具,轮椅、坐垫配置前还要进行坐位压力测试等。“近年来,辅具的种类越来越多了,比如防褥疮坐垫,以前主要用海绵坐垫、记忆棉坐垫,现在还有凝胶垫、气垫等等。”韩俊奇说,不要以为辅具选择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病人和家属不知道要根据功能障碍的情况,配置合适的辅具,“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小孩会长大,就给小孩配置大轮椅,以为能省钱。实际上不合适的轮椅会使轮椅推行费力,甚至导致骨盆变形、脊柱侧弯等问题。”除了配置辅具,居家环境的改造也在韩俊奇的工作范围内,“门的宽度、斜坡的角度,卫生间改造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设计,给出专业改造意见。”

“我们除了需要具备制作假肢矫形器的基本技术外,还要根据患者需求选配其他种类的辅助器具,甚至还要懂得康复医学、生物力学、人体工学、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韩俊奇的同事熊娟说道。

医院康复辅具科的修型室,一幅患者的X光片悬挂在工作台上方。韩俊奇正在进行矫形器的修型操作。“我们涉猎的知识面要很广。”韩俊奇说,由于要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及个人需求来为其配置或定制辅具,所以要懂得医学、生物力学、材料学等各种知识,此外还要了解国家有关残障人士的辅具惠民政策,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但最关键的,还是精准评估病人功能障碍,充分了解各种辅具的特点及最新资讯,为其制定最合适的辅具适配方案。

最自豪:让病人回归社会和家庭

“选择这个专业可以为更多残障人士服务,帮助他们重拾生活和工作的信心。”韩俊奇说,当初选择做假肢矫形师,是因为自己出生在矿区里,目睹了很多因为矿难导致伤残的情况,父亲也是因为事故导致手指被截肢。而借助合适的辅具,很多病人能成功回归社会和家庭。韩俊奇说,他曾经接诊一位病人,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受伤,造成胸五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胸口以下没有知觉,大小便障碍。“医院时,他的情绪是比较低落的,身体状况也比较差,坐也坐不起来。”韩俊奇说,当时医护人员都给他做思想工作,让有相同病情的病友跟他交流,韩俊奇给他也介绍了合适的辅具,慢慢转变病人的思想。

后来经过几个月综合康复训练,康复团队评估后为病人装配了截瘫步行器,帮助其进行站立、步行训练。此外,还量身定制了一台轮椅,帮助其日常转移。现在他不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每年还会参加三、四次全程马拉松(借助轮椅)。“他可以一个人坐高铁、坐飞机,住酒店。生活已经完全可以自理了,这些都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和精准的辅具适配做到的。”韩俊奇说。

医院康复辅具科机加工室,工作人员为3D打印的定制鞋垫做最后加工。最遗憾:意见不被接受延误康复

不过在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还没有纳入国家职业目录时,韩俊奇们开展工作时也遇到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和尊重的情况。

“每一次我们都要给家属和病人解释很多,不同辅具的效果有什么区别。”韩俊奇说,病人和家属对康复辅助技术了解不够,购买辅具往往只是图便宜,钱花了却达不到康复效果,甚至造成二次损伤。

而让韩俊奇最为遗憾的是,由于病人和家属不理解,自己的专业意见不被接受,延误了病人的康复。比如有一次一位病人因为交通事故后,走路只能靠一条腿用力,患侧腿只能拖着走。他建议病人配置矫形器,避免患侧腿变形,可病人和家属不理解,觉得不用配置矫形器一样可以走路。结果三年后,这位病人因为膝关节疼痛再来就诊,希望配置矫形器,这时候“为时已晚”,膝关节已经严重变形,很难配置合适的矫形器。

“作为新职业纳入目录后,我们对职业的前景更有憧憬了,希望成为新职业后能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这个行业。”韩俊奇表示。

医院假肢矫形科机加工室,工作人员正在加工为患者量身定制的鞋垫。人才短缺,需要“正名”有利于专科化发展

医院康复辅具科主任邓小倩介绍,康复辅助器具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康复的3大技术之一,该院“假肢矫形科”自年5月更名为康复辅具科,就是希望能全面开展各项康复辅具服务,业务范围也从单纯的假肢、矫形器适配,扩大到移动辅具、生活辅具、沟通辅具、及高科技智能辅具应用等。“在现代医学对一些疾病难以治愈遗留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借助辅具适配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邓小倩说,按照国标的分类,康复辅助器具共有11大类,矫形器和假肢只是其中1类。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设立了假肢师、矫形器师、听力师等职业,但诸如个人医疗辅助器具,轮椅、拐杖等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居家环境改造等常见的辅助技术服务,尚无相应的职业种类支撑。

邓小倩介绍,当前我国的康复辅助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人才短缺的问题日渐凸显,据估计,我国至少需要20万康复辅助技术专业人员。

“以前这个职业并无对应的职称上升通道,纳入后国家职业目录后相信后续会出台考评方案,我们会安排相应同事参加培训考核,也会调整从事辅具评估、咨询人员的岗位名称,有利于专业人员的专科化发展。”邓小倩表示,有了专门的职业名称将有利于增强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成就感。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的诞生,将让功能障碍者的生活更美好。邓小倩表示,国家把这个职业纳入职业目录,是适应我国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为我国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保障,有利于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而提高我国康复辅具适配服务水平,提高功能障碍者的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助力。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记者何颖思、廖雪明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赵小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4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