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太原汾河两岸重塑长风示范区全新整合

发布时间:2022/12/11 21:00:24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s://m-mip.39.net/m/mipso_4555680.html

官方最新发布,聚焦。

汾河两岸

9月4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面向新时代的汾河两岸整体重塑城市设计》;精读。

关键词:规划规划范围——

北起汾河出山口老龙头、南至清徐、西起汾西公路及文兴路、东至解放路及长治路,全长约65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年至年,展望至年。

规划目标——

生态:通山达河、山水融城,打造生态宜人绿色岸线;人文:特色显著、文化繁荣,营造有温度空间与场所;活力:复合多元、城市客厅,塑造两岸互动游憩空间。

关键词:定位总体风貌定位——

水城共荣的生态走廊、传承创新的人文画卷、复合多元的活力纽带。

关键词:结构功能、交通、生态三方面融合,规划形成以下结构。

一脉串六段——

一脉:汾河人文活力绿脉;六段:崛围—二龙段、三给—太钢段、河西—迎泽段、长风—晋阳段、古城—汾东段、清徐—潇河段

四心连四轴——

四心:文化博览中心、商务会展中心、生态科创中心、商业休闲中心;四轴:迎泽大桥城市综合服务轴、长风高新创新商务功能轴、古城汾东文化科创创新轴、清徐潇河产业发展引领轴

五廊五节点——

五廊:城北垂河绿廊、太钢南垂河绿廊、九院沙河—南沙河垂河绿廊、风峪河—南外环垂河绿廊、新城南垂河绿廊;五节点:森林公园文旅休闲节点、三给片区综合服务节点、龙城大街汾河文化节点、主题小镇文化体验节点、西谷绿源都市农创节点

关键词:策略筑心领区——

针对4个城市中心与5个功能节点,分类分级引导其功能类型。

优园活岸——

提炼汾河两岸滨水生态要素,规划绿洲、河口、湾、楔四种滨水特色生态空间,化直为曲,丰富岸线类型。

显文塑貌——

打造哑铃型文化空间展示体系;构建临水望山和滨河观景两类视廊通廊。

快达慢网——

增加滨河空间出入口,强化公共交通系统;滨河绿道系统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三道贯通。

长风示范区

9月4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太原市长风城市发展与更新示范区整体规划》;精读。

关键词:范围北起长风大街,南至环湖北路、南中环街及龙城西街,西起西环高速公路,东至滨河西路;约22平方公里。

关键词:定位高颜值商务新区,有温度品质之城,彰显时尚、人文、魅力的特色中心和城市名片。

关键词:结构总体形成以下空间结构——

三面山水:维护示范区现状的自然山水格局;功能硬轴:东西向连接西山与汾河生态、文化、商务、旅游的长风综合轴,以及南北向连接长风轴和晋阳湖的千峰商务轴;休闲柔带:沿西山、汾河和晋阳湖的休闲文化带;宜居社区:环境宜人居住社区。

关键词:风貌

划分重点、特色风貌、一般风貌引导区,形成“古今门户轴、山前人文带、滨湖时尚湾、活力基质区”特色风貌;通过《长风示范区特色营造导则》,控制建筑色彩、材质、高度,引导重要节点建筑贴线率、建筑界面、老旧建筑更新等方面。

关键词:道路

来自官方发布

形成商业型、生活服务型、景观休闲型、交通型四种街道;通过《长风示范区街道设计导则》全面提升街道公共空间,打造安全、便捷、宜人和智慧的街道。

关键词:服务构建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三级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长风示范区社区生活圈导则》,控制引导各类设施配建指标、设施规模、设置形式、空间布局,提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先锋宜居太原城。

关键词:生态

打造“轴带连通,绿色成网”生态绿地体系及“五分钟见绿、十分钟见园、十五分钟融入自然”公园之城;通过《长风示范区海绵城市规划导则》,引导公共开敞空间和开发地块内海绵设施的落实,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关键词:全新本规划,编制背景及目标——

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以长风示范区为例,探索城市特色中心地区发展新范式,实践山、水、湖、城协调发展新路径,寻找太原空间转型发展新模式。

用新理念新思路整合长风片区及晋阳湖北部地区空间要素,优化梳理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建成空间与可用空间、公共空间与开发空间相互关系,营造特色鲜明,生态优美、空间有趣、服务便捷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中心地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5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