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发展 >> 超级测评海绵蛋糕失败的8大真相
海绵蛋糕和戚风蛋糕无疑是烘焙市场的两大巨头。
国内大多奶油蛋糕使用的是戚风蛋糕体,而日本则大多使用海绵蛋糕体。因为日本师傅普遍认为戚风蛋糕体支撑力不足,而国内师傅却认为海绵蛋糕过于干,不松软。
但好吃好看又稳定才是新时代的需求。
所以指南君整理了一些海绵蛋糕易发生缺陷,分析它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干货满满,赶紧收藏。
烘烤过程中的收缩现象
烘烤的过程中,蛋糕高度在炉内膨大达到高度后,逐渐塌陷,质地变实,这就是烘烤过程中的收缩现象。
①炉温太低
(×)平炉低于上火℃下火℃;家用烤箱低于℃
(√)平炉不低于上火℃下火℃;家用烤箱不低于℃
②蛋在搅拌时过分打发
(×)提起画八字,纹路迅速消失
(√)提起画八字,纹路不消失
小tips:
1,蛋糕进炉后尽量不要移动,以免受到外界震动而下陷。
2,在配方中,糖的量不可以超出蛋的量
3,使用新鲜鸡蛋
4,注意配方平衡及总水量
5,蛋在搅拌时不可打的太坚硬
膨大不良现象
烘烤的过程中,发起度不够,直接无膨大现象,或者膨大高度不够,这就是膨大不良现象。
①蛋未打发
(×)全蛋未打至发白粘稠
(√)提起画八字,纹路不消失
②面糊搅拌后放置时间太久
(×)蛋糕浆部分消泡,状态逐渐变稀
(√)倒入模具后,直接入炉烘烤
③炉温太高
(×)平炉高于上火℃下火℃;家用烤箱高于℃
(√)平炉不高于上火℃下火℃;家用烤箱不高于℃
④面糊装盘数量不够
(×)蛋糕浆部分低于缸体的七分满
(√)蛋糕浆部分是缸体的七至八分满
小tips:
1,标准蛋打发之后,用手指勾起时,面糊呈稀软的尖峰,开始时向下流一两滴,然后停留在手指上不再向下滴
2,面粉加入蛋液时不可用力搅,更不可搅拌过久,最后油和奶加入时轻轻拌匀即可,不可拌得太久
3
蛋糕表皮太厚现象
蛋糕出炉后,表皮过干过硬过厚,厚度约为3~5毫米左右,这就是蛋糕表皮太厚现象。(正常蛋糕表皮为1毫米左右)
①上火炉温太高
(×)平炉高于上火℃;家用烤箱高于℃
(√)平炉不高于上火℃;家用烤箱不高于℃
②烘烤时间太久
(×)烘烤时间超过40分钟
(√)烘烤时间应该在35~40分钟
③配方中糖含量太多
(×)糖多于配方要求的量
(√)(在本次制作中)糖的用量为g
小tips:
1,海绵蛋糕的烘烤温度应该为下火大,上火小
2,蛋黄用量为全蛋量的三分之一最佳
蛋糕韧性太强现象
蛋糕撕扯时,筋度韧性太强,口感不细腻,这就是蛋糕韧性太强的现象。
①面粉加入后,搅拌时间太长
(×)状态不光滑细腻,过分粘稠
(√)状态光滑细腻
②面粉用量太多
(×)使用多于配方要求的面粉
(√)(在本次制作中)五个鸡蛋,g面粉
③面粉筋度太高
(×)制作蛋糕时,使用高筋面粉
(√)使用低筋面粉或掺用20~30%玉米淀粉
小tips:
1,面粉加入后,轻轻拌匀即可,不可搅拌过久
2,配方内尽可能添加流质油脂
组织粗糙现象
蛋糕出炉后,切开内部,呈现沙粒状,不光滑细腻,口感粗糙,这就是组织粗糙现象。
①低成分海绵发粉用量太多
(×)发粉的用量多于配方要求
(√)(在本次制作中)发粉用量为15g
②鸡蛋打的太膨发
(×)提起画八字,纹路迅速消失
(√)提起画八字,纹路不消失
③炉温太低
(×)平炉低于上火℃下火℃;家用烤箱低于℃
(√)平炉不低于上火℃下火℃;家用烤箱不低于℃
小tips:
1,面粉加入后,轻轻拌匀即可,不可搅拌过久
2,配方内尽可能添加流质油脂
内部有大洞现象
蛋糕出炉后切开,有空洞分布在蛋糕内部,这就是内部有大洞的现象。
①糖的颗粒太粗
(×)使用粗砂糖
(√)应该使用细砂糖
②面糊搅拌不均匀
(×)面糊内有大量块状物
(√)面糊光滑细腻,没有块状物
③发粉与面粉未筛匀
(×)粉类未过筛,粉质粗糙有颗粒
(√)粉类过筛后,粉质细腻无颗粒
小tips:
1,使用细砂糖搅拌
2,注意盆底未拌匀的面糊
表皮有黑色斑点现象
蛋糕出炉后,表面不光滑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这就是表皮有黑色斑点的现象。
①糖的颗粒太粗
(×)使用粗砂糖
(√)应该使用细砂糖
②面糊搅拌不均匀
(×)面糊内有大量块状物
(√)面糊光滑细腻,没有块状物
③粉类未过筛
(×)粉类未过筛,粉质粗糙有颗粒
(√)粉类过筛后,粉质细腻无颗粒
小tips:
1,烤海绵蛋糕不需要蒸气
2,注意搅拌,缸底未拌匀的面糊需随时刮匀
蛋不易打发现象
鸡蛋在正常打发的时间内未能打至有泡沫状,这就是蛋不易打发现象。蛋未打发,蛋糕不成形。
①搅拌缸中有油
(×)搅拌缸四壁附有油
(√)搅拌缸清晰干净,保持干燥状态
②鸡蛋不新鲜
(×)不新鲜的鸡蛋打开后蛋黄易分散
(√)新鲜的鸡蛋打开后蛋黄完整
③鸡蛋温度低
(×)鸡蛋温度在30℃以下
(√)鸡蛋温度应该在35℃左右
小tips:
1,打蛋器与盆应该清洗干净
2,蛋加热时应该注意避免烫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