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彭强华低调为人,高调创作

发布时间:2023/1/6 19:20:33   

彭强华:低调为人,高调创作

采访人:资良

资良:您创作的油画《开发荒地》《人民力量的检阅》,合作版画《西沙凯歌》等美术作品奠定了您在美术界的地位,在以上的作品创作中,有哪些让您影响深刻?

彭强华:《开发荒地》创作于年,我以牛田洋的军垦生活为素材加工创作而成的油画处女作。年,我大学毕业,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开展,我也因此被分配到广东汕头的牛田洋军垦农场锻炼。年7月28日汕头地区发生特大台风,大海潮,风力已达到12级以上,茅草房被吹得只剩下几根竹竿。当时接到命令在排长的带领下顶风奔赴保护外堤。正艰难爬行之际突然潮水滚滚而来,外堤已崩溃,海浪足有十几米高,队友们被冲得各散东西,因为风强浪急,无法浮上水面,正绝望时突然拨到一块木板,于是死死抱住木板,过了许久才飘到内堤活了下来,当时幸存的只有我和其他少数几个队友。大难不死,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从汕头调回广州后,光荣入伍,我决定用自己的画笔来记录当时那段艰苦奋发的岁月,我以牛田洋的军垦生活为创作背景,描绘了战士们开发荒地的火热景象,我以四位军人合力抬起巨石,踩在深深泥水中迎面走来的场景为表现中心,着重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表现他们在艰苦环境的积极奋发的革命精神,中景、远景则描绘一群群正在奋力劳动的军人,配合着推土机、拖拉机作业,专业人员正在用仪器测量土地的场面。作品创作完成后,入选了年纪念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和全军美展。画面中的战士形象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工农兵形象选》选用,全国发行。广东人民出版社还出版单幅画页,发行了两百多万份,当时确实社会反响不小。当年不少美术爱好者还临摹过作品中的战士形象,至今印象深刻。

开发荒地×cm

《人民力量的检阅》是为了庆祝建军50周年而创作的的。为了创作主席西苑阅兵的历史场景,我特地前往某部塔山英雄团体验生活。在团部荣誉室,我看到了当年被主席检阅过的团旗和各种奖旗,翻阅了当年报道主席西苑阅兵经过的报纸等资料。作品着重表现年我军英雄部队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领导人检阅的场面。这幅作品创作完成后,还没送京评选,就被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邵宇来穗时相中,出版单行画页抢先发行。后来入选了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及全军美展,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人民力量的检阅83×cm

版画《西沙凯歌》是在年,西沙保卫战打响后,我和美术组的战友奔赴西沙群岛体验生活,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我画了不少的油画写生,收集了不少素材。回到广州后与谢耀庭、曾照欣、招炽挺三位战友合作,以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为创作主题,完成了组画《西沙凯歌》,也入选了当年全国美展。

这三件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特定的素材创作而成的,符合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也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也是我从艺生涯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客家瑰宝xcm

资良:您在广州美院附中就读时,在您那一届涌现出了陈衍宁、冉茂芹、张绍城、伍启中、李醒韬、王维宝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在广美求学期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彭强华:从广州美院附中到广州美院求学,前前后后一共9年时间。因为自己是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所以眼界、基础自然没有其他同学好,这让我更加发奋学习,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着各个方面的知识,在学9年,因家庭困难,寒暑假只能以学校为家,真所谓9年寒窗。我充分利用节假日背着画夹到学院附近的小港新村和瑶头小镇等地写生。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当时的素描、色彩等绘画专业成绩有了飞跃的进步,在班上都能够名列前茅。当年的美术学院教学严谨,校风很好,这跟那个年代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广州美院共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五个系,加上广美附中的学生,也不过多人,能上学的人很少,大家都很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都很勤奋刻苦,出现了像陈衍宁、冉茂芹、张绍城、伍启中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自然也就十分合理了。

美院的学习,不仅为我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开阔了我的艺术视野,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不仅结识一大批艺术同道,更让我有机会向胡一川、王肇民、关山月、郭绍刚等前辈大师学习,这些是我从艺之路上最大的财富。

收获季节x68cm

资良:您被业内戏称为“彭围屋”,可见客家民居建筑在您的创作素材中占有的重要位置,是何缘由让您以此作为创作重点?

彭强华:艺术是有感而发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故土乡情则是一个艺术家生生不息的创作源泉。从小生活在家乡梅州,居住在围龙屋内,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房一舍都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不管我侨居何处,漂泊何方,心中惦念的总是故乡。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从油画改为国画创作,我立足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熟悉的创作母题——客家风情。

炊烟缭绕客家村68xcm

客家民居建筑,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形成其自己的鲜明特色,它跟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乘飞机去梅州的人,如果留意观察,从空中俯瞰客家地区,都可以发现一座座半圆型的围龙屋,层层围绕,甚为壮观。以往有人画客家民居,均以平视去表现,这样,既不能体现客家民居的特点又不能显示其奇特的气派,而且画出来与其他地区的民居并无多大区别。我乘飞机多次往返故乡,启发了我如何充分调动艺术语言去表达这种感受。我采用鸟瞰式的构图手法,把客家民居那象条条巨龙围绕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显示其磅礴的气势。那莽莽苍苍的围龙屋屋顶就是世代客家精神的脊梁,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构思的发现,而更重要的是对表现物的精神升华。由于我表现客家民居多用鸟瞰的构图,由此引伸而来的是要面对大面积的瓦面,又成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面貌,因此我认为一个画家的风格面貌的形成与其表现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了好的内容,如何用恰如其分的形式去表现它,这就要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找到最理想的形式。

阿妈磨米粄的地方84xcm

资良:您近年来的国画作品中,很多都是以实地写生素材作为创作内容,您怎么看待写生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彭强华:在中国绘画史上,“写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花鸟画的品评中,明代唐志契更有详细描述:“昔人谓画人物是传神,画花鸟是写生,画山水是留影。”可以看出,“写生”最初只是限定于花鸟画中对景的描写和刻画,后来才被引入到山水画和人物画中。进入20世纪后,写生被主流学界赋予了革新中国画的特殊使命。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政府史无前例地号召画家写生,让画家走出了画室,上山下乡,通过写生去改变中国画的面貌。这时的山水画家写生以搜集素材为主要目的。他们以焦墨或者其他的速写形式,把对象的造型特点、形态记录下来,所以我们见到的写生,更注意的是形态的结构,为创作收集素材之用。今天的写生,应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种新的审美形式的探索,更加强调艺术感受的传达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追求当下氛围的变化及物象形态和色彩对我们的感官冲击。

竹乡归牧68x68cm

翻开我的画册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写生对于我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管是早年的油画,版画,还是近年来创作的国画,写生作品都占有重要地位。早年我曾去过山东蓬莱、甘肃酒泉、新疆吐鲁番、伊犁、广西桂林、韶关南雄等祖国各地写生,画过很多写生油画风景小品和人物头像小品。改画国画后,又曾多次到客家地区各处写生,将客家风俗中的围屋、小巷、拱桥、水田、古榕等素材都适时的融入进了我的国画创作中。可以说,写生为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也使我对物象的把握和艺术感受的传达更为准确。

我始终认为,中国画如果丢了写生,又将会走向明清时期陈陈相因的尴尬困境,很难有大的发展。只有坚持写生,才能为中国画带来无穷无尽的创新驱动力,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好作品。就这点而言,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已经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关山月一生都在不停地到各地写生,甚至在他年近90时还坚持到云南等地写生,他一直坚信“不动便没有画”的信念,大部分作品都是由写生素材加工创作而成的。他创作的作品始终与时代同行,表现了极强地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丰富了中国画在新时代的表现力和时代性。

冬日68x68cm

资良:您的国画作品中,形式感很强,色彩对比十分强烈,您在近几十年来,在国画创作中做过哪些探索?

彭强华:为了更好的用国画来表现客家风情,在创作中我做了很多探索。在绘画表现手段方面,我重视吸收传统,但不泥古法,融进西画技法,而不失国画特色,在技法上博取众长而无门户之见,重墨韵而不忽视色彩,在墨与色的结合上下功夫。用色彩方面,除了用传统的国画颜料之外,我也不忌讳用其他颜料,如水彩、丙烯、水粉等颜料,只要达到我想象的效果则无所顾忌。因为色彩的美感是一般大众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是人们最为直接也是最普遍的情感体现。所以对于色彩的运用,我下过不少功夫。

采柿子68x68cm

一般人画山水画的树木多以墨为主,而我的画中,树木多为开花的树,即使是树叶,我也是用颜色来表现。我觉得南国的树木,有不少开花的大树,如木棉花,凤凰花、紫荆花、白兰花、苦棟花、鸡蛋花…。真是五彩缤纷,只有用鲜艳的色彩,才能能渲泄对南国花都的情感。因此我多在灰黑色的瓦面中衬以各种强烈色彩的花木,以表现南国绚丽、灿烂的亚热带特点。传统的中国写意山水画,大都以黑色为主,然后渲染一些淡彩。这类国画当然也有其特点,但我觉得在展览会上,跟那些色彩强烈的画摆在一起,而显得苍白,得不到视觉上的冲击力,而且在色调上很容易雷同,渲染颜色,不外乎花青、藤黄、赭石之类。我避开名山大川的表现对象和内容,而着力于自己钟情的客家民居题材内容。在保留瓦面及民居建筑的墨韵的基础上,在用色方面,借助各色各样的花木,使之既保留水墨的特色又使画面显得明亮、鲜艳。而且通过表现各种花木,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调,使墨与色相得益彰。

在形式美的探索方面,我充分运用平面构成这一现代设计基础及造型概念,把本来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台美术、商业美术设计等领域广泛运用的设计基础运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去。比如点、线、面的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谐、对比、对称、平衡、以及节奏、韵律等都是对创作很有启发帮助的,使画面更完美。

春风化雨x68cm

彭强华:年10月生,广东梅县人,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曾在广州军区美术组任职,曾转业到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协书画艺术交流促进会理事、珠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广州市花都区政协书画室成员、广东客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美术编审(正高级职称),曾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

年以来致力于客家风情的中国画创作,形成作品个人风格,以善画客家围屋著称。代表作油画《开发荒地》、油画《人民力量的检阅》(广东省美术馆收藏)、中国画《战友》(广东省美术馆收藏)、中国画《炊烟缭绕客家村》(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中国画《孙中山大元帅》(广东省政协收藏)。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多次获奖,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8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