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

曾祥裕向学生介绍赣州古城地下排水系统福寿

发布时间:2023/6/14 20:16:02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pf/a_7568336.html

赣州古城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这条城区四通八达的“地下血脉”运转千年体现了古人易经吉祥文化

曾祥裕曾海亮

炎夏,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易友跟随曾祥裕走进赣州古城福寿沟博物馆,了解风水名城古代地下排水系统的原理。

赣州古城的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历经千年依然还在发挥作用,被誉为跳动千年的城市“良心”。

我们步入凉风习习的福寿沟博物馆,依序参观了序厅、福寿溯源、福寿智慧、海绵城市、他山之石、传承后记六大展馆,佩服展馆设计者用生动活泼展陈方式,系统、真实、有趣地展示福寿沟的修建背景、结构组成、建造技艺、科学原理,让我们充分感受赣州先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充分见证人类古代水利史上不可复制的历史奇迹。馆内还利用一段已挖掘的福寿沟遗址,在保护真实遗址的基础上,展现福寿沟的真实结构,让我们零距离感受赣州先人造城、治城的高超智慧,感受“真实”的穿越之旅。

易友问曾祥裕老师:“为何把地下排水系统称之如此雅致的名称‘福寿沟’?地下排水是否如同地上一样讲究风水布局呢?”

曾祥裕曾接受中央气象频道《风云纪录》采访,他说“福寿沟是赣州古城的地下经络、血脉,沟通内外环境水流的平衡......”

何以说福寿沟是赣州古城的地下经络、血脉?

曾祥裕认为,古代医学一般把经络看作运行血气通道,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提出了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的学说。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人体有十二条经络,把周身个穴位联成一个精致的网络。

同样,福寿沟的地下管道依山地貌的不同,错落有致地形成蜘蛛网状的经络和血管,把古城内各处的雨水和污水统统收纳,通过十二条大动脉一一从十二个水窗有序排出。这种有序的网络还与古城肌体穴位上的几百个池塘和水井发挥联合作用,形成调节古城内环境气候。

水是城市的血脉,其温顺时就滋养一方人民,其狂暴时就形成水灾。赣州古城当初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也是不断地完善。城市下水道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一般在建设城市时,同时修建下水道,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赣州市的下水道也经历了开创、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赣州是风水故乡,因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当年唐末土皇帝卢光稠扩城做规划,留下了可圈可点的生态文明建筑作品。但由于扩城工程浩大、城西北地势低洼及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不合理等原因,此后的一、两百年中,赣州城人民屡屡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老百姓苦不堪言。

正因为如此,北宋熙宁年间赣州郡守刘彝上任后目睹洪涝灾害给城市广大老百姓带来的损失和痛苦,他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地踏勘,比较科学地提出了根据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以州前大街(今文清路)为排水分界线,西北部以寿沟,东南部以福沟命名。

刘彝既从城市环保的角度,从城市地理位置,山形地势上因势利导,把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成集城市污水、雨水排放、城市诸多池塘蓄水调节雨水流量、调节城市环境空气湿度、池塘停积淤泥、减少排水沟的淤积、池塘养鱼、淤泥作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菜的生态环保循环链系统;又从城市风水学的角度,把福寿二沟线路走向设计成古篆体之形,“纵横纡析,或伏或见”,作为赣州龟形城的龟背纹嵌在龟背上,充分地考虑了赣州城的永固,广大人民的福祗,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望。

打开福寿沟古地图,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龟型的赣州古城图上,南北向一个清晰可见地一个古篆体“寿”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东西向也是一个古篆体“福”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古代城市风水学文化的影响,因主要线路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沟因形而命名。

福寿沟工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将原来简易的下水道改造成矩形断面,砖石砌垒,断面宽大约90公分,高公分左右,沟顶用砖石垒盖,纵横遍布城市的的各个角落,分别将城市的污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二是将福寿二沟与城内的的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蕹菜塘、花园塘、铁盔塘等成百个大大小小的池塘连通起来,一方面增加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池塘养鱼、淤泥种菜,形成生态环保循环链。三是建设了12个防止洪水季节江水倒灌,造成城内内涝灾害的水窗,这种水窗结构由外闸门、度龙桥、内闸门和调节池四部分组成,主要是运用水力学原理,江水上涨时,利用水力将外闸门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沟道之水力将内闸门冲开。

为了保证窗内沟道畅通且有足够的水压力(冲力),刘彝采取变断面,加大坡度的方法来加大水的水流速度,进入水窗的水增加流速2-3倍,水窗的坡度是4.25%,比正常下水道大4.1倍,这样就保证了水窗内的水保持强大的水压,既可以冲刷走水中的泥沙和杂物,又可以冲开外闸门,排人江中。

值得一提的是,福寿沟工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利用城市地形的自然高差,全部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和濠塘内。

当广州、深圳大都市有的地段每逢暴雨内涝水漫淹车的新闻传开时,人们会惊讶赣州福寿沟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后,在惊叹之余,誉之为“罕见而珍贵的地下迷宫”和当代城市建设文物古迹中“孤品”,并评价说,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朝代,当时的经济、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完成这样一项规划设计合理,科学技术含量较高,投入和工程量巨大,设计复杂,建设工程周期长的市政工程,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城市建筑角度来看,良渚古城遗址展现的早期城市规划特征与“水城”规划格局,遵循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规律。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给赣州人民带来振奋人心好消息。

赣州古城的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同样有实力像“良渚古城遗址”那样成功申遗,这是给中华文明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