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绵 >> 海绵资源 >> 江心洲多用途海绵公园即将迎来验收
来源: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能处理雨水,也能净化河水,还可以直观体验水净化处理全过程,这个海绵公园有点意思。
在江心洲的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社区客厅07-22地块,一处社区公园海绵城市工程即将迎来验收。据了解,这是南京首批处理初期雨水及净化河水的多用途海绵公园,该新型社区公园实现了自然生态主导、全域海绵系统配置、就地净化调蓄利用、景观与水处理互补共生的目标,为周边居民打造了一个活力、自然、可持续的绿色休憩场所。
这处公园占地面积一万六千多平方米,南邻星影街,西靠中新大道,北侧和东侧分别紧邻发展水道和跃进水道。海绵专项设计单位华设设计集团郭文杰介绍,公园的一大特色是拥有自动化水生态处理设施,在雨天时,公园周边的市政路面雨水汇集至雨水收集井,经自动化变频泵站提升,雨水进入净化池和生态滤池,经处理后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排入发展水道。在晴天时,通过变频泵站将发展水道的河水抽取上来,经过多功能生态滤池处理,过滤处理后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一部分回用于公园绿化灌溉,一部分再补回河道,总处理规模为m3/d。
公园里有一处江豚造型的观景台,一侧有一块“沙地”,上面还生长着植物,这其实是生态滤池。滤池旁有泄洪构筑物,下雨时,周边的市政井汇集雨水,进入泄洪构筑物,从构筑物里的水泵进入雨水净化池,再进入配水渠,从布水管流出,进入滤池,通过沉淀来达到过滤效果,净化后流入底部的雨水收集盲管,再进入雨水回用池,用于公园内绿化灌溉,其他雨水则通过观景台下方的星河水景平台排入河道。
生态滤池
如果觉得滤池不够直观,在观景平台内侧,有对生态滤池构造进行科普展示的“样品”,最底层是30厘米厚的圆砾石排水层,中层是一米厚的砂滤层,上方是水生植物。通过科普滤池剖面,观察各滤层的功能及植物生长的状态,可以直观感受到自然生态的力量。
在临岸步道中,设置了LED海绵科普展示屏,介绍了公园内各项海绵设施的种类、分布及设计指标,并实时监测天气、降雨量、径流量、滤池净化前后水质对比等信息,科学直观地向市民展示了海绵一体化系统。
漫步在公园里,记者看到四处分布着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绿地里种植着旱伞草、花叶芦竹芦苇、矮蒲苇、美人蕉、鸢尾、再力花、千屈菜等。郭文杰介绍,植物能够滞留、吸纳、净化雨水,是解决雨水面源污染和水体存储循环的关键一环。“我们在选择植物时是有讲究的,上述这些植物维护成本低,具有抗逆性,能够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符合生态和审美的双重要求。”
绿植、卵砾石都有透水作用
公园里处处是独具匠心的海绵设施,比如地面看着很普通,其实具有透水功能,整个园区透水铺装达到平方米,这些透水铺装可以收集下渗雨水,并通过透水层过滤净化雨水,有效补充区域内的地下水,这样一来,下雨时路面就没有积水了;活动广场的地面上,沿着绿植有一条细细的沟,这是线性排水设施,看着很细,底下其实有30厘米宽,可以很好地收集雨水。江水剧场、儿童游乐园里,遍布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郭文杰告诉记者,雨水花园是利用下凹地形,通过植物与砂土滤料层的吸收和渗滤功能,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雨水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所以雨水花园具有良好的雨水调蓄功能以及污染削减功能。
公园里的雨水花园达到平方米,沿着雨水花园,有曲线造型的植草沟,可以汇集雨水。每个雨水花园都配有溢流井,共计有25个左右,所有的溢流井通过下部雨水管线相联通,将雨水排入处理设施。
据了解,这处公园原先是一块荒地,结合居民需求,设计时以“润、泽、柔、美、育”为核心设计理念,引出初雨处理、水体净化、韧性城市、景观海绵、科普示范5项设计方案,公园里还有江水剧场、社区生活剧场、智能服务驿站、儿童游乐园,为邻近社区提供了一处功能齐全的多用途城市海绵公园。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记者张恺